(美文來源於網絡,插圖:趙春秋國畫小品)
活著,讓自己高興
不過度地奢求、追逐、攀比,不與長者比高低,不與俗人論短長,人就會變得清醒一些、聰明一些、大度一些、謙虛一些,不往自己身上套枷鎖,快樂就會隱約自顯、如影隨形。
著名導演馮小剛說:「年過半百終於活明白了,讓自己高興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錢掙得再多又怎麼樣,能帶走嗎?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幾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無處可尋,拿鑰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錢財,夠用就行,掙得再多,真的帶不走一文。
人生的關鍵是,要讓自己活得開心,活出真性情、真境界和真意義,如此最好。
不為利慾所動,不為煩惱所累,不為外界所擾,不為自己所傷。
這是一種姿態,更是恬淡的忘我的情懷。
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被向善和向上的力所牽引,在自我設定的自由空間裡,用心地付出,完美地詮釋,盡情地徜徉,不也樂乎?
只要活在當下,活得自在,不給自己留什麼遺憾就好。
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隨輪迴的時光輾轉自如,內心裡總是灑滿金色的陽光。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既然慨嘆人生短暫,又何必成天為那些俗世紛爭、人間齟齬,蠅頭小利、蝸角虛名勞神費事,不得安寧,讓人一點也不快樂。
凡事想通了的人,戒貪賄,厭奢華,寧靜致遠一身輕。
誰規定每個人一定要活得精彩?我本平凡,不求精彩,只求自在。
活著就是勝利,掙錢只是遊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
洪應明在《菜根譚》里說:
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
意思大約是:拚命爭來一場對生命無意義的富貴,即使得到了,還不如不要;匆匆忙忙度過百年光陰,即使壽命很長,也如夭折。
世上本無枷,心鎖困住人。抓到的都是空氣,想起的都是回憶。當嘆息已失去了氣味,就讓一切都不留痕跡。
不論這個世界多麼糟糕,你自己的世界一定要精彩;不論人心多麼黑暗,你的內心一定要明亮。不要用糟糕去對付糟糕,不要用黑暗去對付黑暗。
身外之物何須執著,言外之意不必猜忌,淡看世界的熱鬧,也笑看世界的冷清。
我們的幸福和快樂,需要在生活中慢慢感受,用心體會,而不是靠別人的讚譽和認可編織而成。
活著,不給別人添堵;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高興!
做人,讓別人舒服
生活中,有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人。
有人生怕別人舒服,儘量讓別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還有一類人生怕別人不舒服,儘量讓別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菜根譚》中講道: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為人處事,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才是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
待人接物,以抱寬厚態度對人,才是有福的人,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古人所說的「讓一步」「寬一分」,其實就是在人際交往中讓別人舒服。
讓別人舒服,就是替他人著想,首先要照顧人性中無傷大雅的虛榮。
比如說,有這樣一句俗話,「逢人減壽,見貨添錢」。
儘管人人都巴不得自己活得儘可能長壽,但是年紀大的人都不願意別人說出自己的真實年齡,而是希望別人把自己的年紀說的越小越好。
所以猜測別人年齡的時候,要儘可能猜的小一點,意思是對方像年輕人一樣健康,還可以像年輕人一樣長久地享受生命的歡樂。
看到別人買的東西,應該把價格猜的比實際價值稍微貴一些,這才容易顯出對方有眼力,會買東西。
讓別人舒服,其次是要照顧別人的利益和面子。
都說「談錢傷感情」,但是很多時候,不談錢才傷感情,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別人關心錢而又不好意思跟你談錢的時候,你要主動談錢。
有時候開開玩笑,會讓人舒服,而有時候開玩笑不當卻會得罪人。其中要把握的原則是:有的玩笑,只能對願意縱容你的人開;有的玩笑,只能對內心強大的人開;有的玩笑,只能對高智商的人開;有的玩笑,只能對高情商的人開。
不必刻意讓別人舒服,刻意對人好,過猶不及,有時候反倒會給別人壓力,但是在公共場合,既使是無意中冷落了或者忽視了一個人,對他的傷害也是很大的,人都是好面子的。
讓自己活得越高興,證明了你的生活質量越高,而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
來源: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