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雖然摻了糞,但已逼得中國退無可退!
這個9月,印度真有點沮喪。最沮喪的一件事,莫過於在距離月球表面只有2.1公里時,印度的「月船2號」著陸器失蹤了。
轟轟烈烈的探月行動,最後似乎成了一場鬧劇。以至於在國內外的社交媒體上,看到很多人都在嘲諷印度人不靠譜。
很多人還關聯到印度的其他問題,比如印度的強姦案,一起連著一起,印度男人的荷爾蒙,真是匪夷所思;還有印度坐火車奇觀,開掛成了一種印度特色;另外,印度的廁所現象,以至於有報道說,農業部長尿急,死活找不到廁所,只好在牆根方便了一通,旁邊還有2名持槍警衛……
印度的沮喪事,還不止探月遇挫這一件事。
印度經濟也似乎出現了大麻煩。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長了5.8%;剛剛公布的第二季度增速,只有5.0%。按照經濟學家的預計,2019年印度GDP增長很可能不會超過6%。
那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印度經濟正以6年來最慢的速度在增長。
要知道,過去至少5年,是印度,而不是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現在,印度很可能保不住這個記錄了。
網上也有各種嘲諷,很多人還嘲諷印度的GDP計算方式,認為在印度GDP造假太厲害,甚至牛羊的糞便作為肥料,也列入了統計。現在,終於現出原形了吧。
正常的嘲諷,應該都是可以允許的。但我們也必須冷靜看待,印度最新遇到的挫折。
要知道,這不是印度第一次探月。就在2008年,印度就成功發射了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獲得了大量圖像和探測數據。這是整整11年前了。
這次「月船2號」如果登月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登陸過月球的國家。功虧一簣,不代表是徹底失敗,這仍然顯示了印度的太空技術實力和勃勃雄心。
所以,在確認「月船2號」失聯後,印度總理莫迪,安慰沮喪的印度科學家們:人生總是充滿起伏……你們達成的是不小的成就。你們的辛勞讓我們學到很多,整個國家都以你們為榮。
畢竟,能到達月球如此近的距離,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還有,印度的GDP。增速顯然是慢了,但畢竟還有5%。對中國人來說,這個數據可能很稀鬆平常;但環顧整個世界,有幾個大國能達到這種增速?
考慮到印度的人口紅利,以及相對落後的後發優勢,如果印度能夠調整好政策,未來經濟增速仍舊不會太低。
我們真不能太小覷了印度。
盤點未來的世界大國,從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看,我總認為,最可能的,只有這三個:美國、中國和印度。
其他的,如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等,更可能是第二流大國。哪怕是俄羅斯,從國土、資源、軍事等各個方面講,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國,但是經濟和人口上,俄羅斯已經雄風不再。
我們不能因為不喜歡印度,就漠視印度的發展和潛力。
未來的世界第一大國,如果從人口上來說,不會是中國,也不可能是美國,更不可能是俄羅斯,肯定是印度。
過去,人口往往被視作包袱,但從未來看,人口更多是資源。
事實上,印度經濟蓬勃發展,除了經濟改革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紅利。看到一個近年的數據,世界人口年齡中值,日本是46.9歲、美國是37.9歲、中國是37.1歲,而印度只有27.6!
形象地說,日美等已開發國家和中國已經是中年人,而印度還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
據說,莫迪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一個有著8億年輕人的國家有什麼奇蹟不能創造?
國際上很多人看不起印度,除了髒亂差,還在於印度的種姓制度、一盤散沙。這也是過去很多年,印度政治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重要原因。僅在1989年到1999年這十年間,印度就進行了五次大選。
但情況也正在改變,改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族主義的高漲,從某種意義上看,增強了印度的凝聚力。
莫迪就是一個關鍵人物。別忘了,莫迪在出任總理前,美國都認為他有煽動宗教仇殺的嫌疑,拒絕給他簽證,但他不妨礙莫迪當選,並以壓倒多數,在今年5月連選連任。
莫迪,也成為國大黨之外,印度歷史上第一位以多數席位獲得連任的總理。印度政治,也從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哄哄格局,完全進入莫迪強人執政的時代。
所以,我們看到印度內政外交正在發生的一系列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