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憑祥,登鎮關炮台,遙想當年鎮南雄關威武

@ 2019-09-10
"

鎮南關,睦南關,現在叫友誼關。

這個地方一直吸引我前往,因為這個地方國人並不陌生,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壯烈的故事。

我們自駕來到位於憑祥的友誼關,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門前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我們將車停好,購票處的告訴我們,現在進去參觀的時間還來得及,但到5點就不能上山。

趕緊購票進去,一進景區,不遠處就看到了一座關樓,上書友誼關。這個關樓雖然沒親眼看過,但有一種曾經相識的感覺。

友誼關以前叫鎮南關,是我國的南大門,關外就是越南。越南在法國佬來之前一直是我們的附屬國,也一直使用漢字,生活習俗也與中國很相近,連越南人的姓氏名字也與大中華相同,只是近代才改用拼音,可見其受中國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友誼關的主要建築除了關樓外,還有一座法式建築,以前是大清郵局,從友誼關的樓門望去,洞口外的建築就是大清郵局,據介紹,是當年兩國互相交流談判的場所。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關,進出國都要從這裡辦理。以前的關樓現在作為歷史景點,遊客可以進去參觀,友誼關的二樓三樓有歷史展覽,還有周恩來總理與越南的胡志明會談的蠟像。

出了友誼關,對面就是越南的國門,大門上部是尖頂的,我感覺很像越南人喜歡戴的尖頂帽造型。不時可見到大貨櫃車進出,看上去一派和平景象,讓人想像不出以前的那段歷史。

看到時間不早了,我們選擇上一座較矮的山,右邊高的山不夠時間去。上山的路砌有石級,很陡,上山還是需要一定體力的。

山上是一個炮台,叫鎮關炮台。以前這裡叫鎮南關,自然有鎮關炮台,抗法名將馮子材將軍在這裡也留下一段輝煌的往事,當年橫刀勒馬,威風凜凜的雕像就設在景區入口處。

大炮架在高處,看上去霸氣十足,威風凜凜,炮座下是地道和戰壕。

幾門巨炮,炮管很長,介紹說是德國造,在當時應該算是先進武器,炮口都朝向山下的越南。

炮台建築很堅固,都是用石和磚砌成,牆很厚,炮台下面是四面有出口的地道,既可住人,也可貯存彈藥,我們現在看到的依然非常完整,不知道有沒有重修過。

在炮台上,居高臨下,山下的越南國門就在眼前,想當年,這些地方都是在炮台大炮的射程之內。

山上還有抗法的雕像群組,展現了當年我國軍民抗擊外冦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這時已是下午六點了,趕緊下山,由於時間不夠充裕,只好走馬觀花參觀一回。

下山後,到憑祥的中越邊境市場,到了之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街道雖然還有很多門店開門營業,但人很少,只有一些遊客在逛,聽說早上這裡很多越南小販過來賣越南特產,晚上返回越南。我們見沒什麼看頭,在中越邊境看看界碑,打算找間越南飯店,品嘗越南菜。

這是越南人的大貨櫃車,車頭很長,這種車他們說是法國車,與中國車外表看很容易巨別出來。

找了半天,也沒找到真正越南人開的飯店,看到一間寫著越南飯店招牌的,就進去了,沒點菜之前,先上了小食,上圖青的是桔子,下面的不知道叫什麼,酸酸的,吃了一個,有點像檸檬味。

來了幾個越南菜,從菜色看還是很吊胃口的,色澤也很吸引。味道帶酸帶辣,其中一個咖喱雞,味道真不敢恭維。讓我懷疑,這菜到底是不是越南菜,後來,我試著用剛學不久的越南話問越南的服務員,才知道老闆根本不是越南人,廚師是貴州的,這店除了有二名越南妹當服務員,才與越南扯上一點關係。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