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天上的一輪皓月,飽滿了風雅文人的盎然詩情,寫下了數不盡的佳作名篇,沉澱成了我們這個民族植入血脈的詩行,在淡淡清輝下,悄然綿延。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永恆的是天上的月,變幻的是月下的眾生。
它是李清照的: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它是杜甫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它是白居易的: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它更是張九齡那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人世間有多少深情難成眷屬,有多少分離即是永別,唯有道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中秋月,千百年來,寄託了纏綿悱惻的相思,承載著不可言說的惆悵。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輪明月,面對明月,我們才會生髮美好與惆悵,也才能面對真實的內心。明月無語,靜靜地撫慰幽幽心事,深情地收藏綿綿相思。
天上最美是月圓,人間最美是團圓。
在中國,似乎沒有哪一個詞彙,能像「中秋」一樣引發我們最纏綿的鄉思。
一輪千古中秋月,將一份深深的鄉戀,根植於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喧囂紅塵,有多少匆忙的腳步正與故土漸行漸遠,曾經的故鄉早已飄逸成了一副褪色的山水畫,在異鄉的每一個夢中搖曳。
面對明月,我們才能找到內心那個最柔軟的角落,我們在那裡安放喧囂紅塵的心事與情懷,也在那裡塵封過往歲月的離合與悲歡。
一輪明月讓我們把內心深處那個自己盡情地打量,那是我們靈魂棲憩的地方,有朗朗皎月照無眠,也有孤冷高處不勝寒。
葡萄美酒月色開,嫦娥飄飄下楚台。試問天上多情月,為誰殘缺為誰圓?
夜涼如水,皓月無邊。月缺月圓,周而復始,自古已然。
清輝點點,暗送流年。逝去的是不可撿拾的錦瑟年華,留下的是千帆歷盡的豐盈安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