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
這話,說出了多少女人的心酸。她為了愛情,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甚至遠嫁,可是到最後,被生活善待的人,又有多少。
有的說,我還愛他,也許我沒有自己想的那麼脆弱,我還能忍忍;有的說,我們還有孩子,為了孩子我還能忍忍;有的說,我還有父母,他們要面子,為了他們我不能離婚。
可是,有多少人說:即便是結束了,我還能再新生,我除了愛所有人,還應該愛自己?
如果世界可以善待你,善良,為他人付出著想,那倒也無可厚非,可若是全世界都在委屈你,親愛的,你就自己好好愛自己。
因為曾經為了他們委屈過自己,一路走來,幡然醒悟,才發現,這個世界似乎誰都不欠了,卻對自己負債纍纍。
餘生不長,要用什麼去償還過去的自己?
那年我跟丈夫結婚兩年,孩子三歲,公婆從鄉下來我家裡玩。
說是家,其實就是我們花錢租的房子。在我跟老公結婚的時候,公公婆婆本來承諾會給我們買房的。可是後來他們根本就不提這事,如今孩子都已經三歲了,我們還依舊在租房子住。
說真的,公婆來我們這兒玩我並不開心。結婚這麼多年,他家有什麼風吹草動,只要來城裡基本上都住在我們這兒。身為老公的家人,我們接待他,替他們解決燃眉之急,那是理所應當的事。
可是他們非但不感謝,還在那兒神神叨叨地說:你們房子租的太小了,應該租大一點,這樣子我們來也方便。
我在家照顧孩子並不工作,老公一個人賺錢要養家,租房子,我們的生活本來就過得十分拮据了,哪裡還有辦法按照他們的要求,為了他們偶爾來幾次去租大一點的房子。
可以說,每一次他們這樣子說的時候,我心裏面都特別的不痛快。
可我的也知道,如果我有發表任何自己的不滿的意見的話,絕對會引起家庭的不和睦。我不想要每天生活在都是爭吵的家庭當中,所以只能選擇沉默了。
在我看來,反正也不經常住在一起,與其跟對方爭吵,倒不如人時風平浪靜。可我沒有想到的是,那一次跟公婆居然會來住那麼長的時間。
我們年輕人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慣,對我來說,我不一定要向他們老人家一樣,事事都按照規矩來,只要我自己過的順心就可以了。可是自打公婆來到我們家之後,基本上我做什麼他們都不滿意,都要指指點點數落上好一陣子。
原本想著反正他們住也不久,頂多一兩個月的時間,我忍忍就過去了,可沒有想到的是我越是忍讓,他們就挑剔的越過分。我也不是那一種像鵪鶉一樣的女人,不管什麼都窩著自己的頭,隨便別人怎麼說。
那一天,孩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不願意喝奶粉,在那兒一直哭。我想著既然他不願意喝,那就乾脆休息一會兒,等他肚子餓了,他自然會來喝了。
可我沒有想到的是,婆婆覺得浪費,說奶粉都已經泡了,不給孩子喝掉,那就是在浪她兒子的錢。她那會兒我直接走到孩子身邊,打了孩子好幾下,孩子被老人家與打就哭得更厲害了。才三歲的小孩子,哪裡知道什麼是非對錯,老人就因為他不喝奶粉就打他,心裏面看著特別心疼。
但我也沒有說什麼,誰知道她越打越上癮,在我從她手中默默地搶過孩子之後,她居然又伸手掐了孩子一把。孩子被她那麼一打,哭鬧得厲害,就直接吐了一身。
看到孩子吐了我臉色有些不大好,直接白了我婆婆一眼,把孩子帶到房間去換衣服了。這時候公公就湊過來,跟我婆婆在那一唱一和的指責著我。
他們說話特別難聽,不外乎覺得我配不上他們的兒子。都已經結了婚,孩子都那麼大了,還說那樣子的話,我心裏面肯定是不高興的。那時候我跟公公婆婆吵了一架,心裏面特別的不痛快,丟下孩子我就直接走了。
媽媽知道我和婆家鬧矛盾才回的娘家,媽跟我說:你不能離婚,不要像你姐姐一樣,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直接不要孩子跟丈夫了。生活是夫妻兩個人的,不是跟公公婆婆一起過的,他們也不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就不應該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我媽媽看來錯的人就是我,是我太過於衝動了,居然不能夠體諒老人家,不能夠做出退讓。
可那時候不管她怎麼說,我都不願意去聽。對於我來講,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的。我不想去為了誰委屈自己,所以因為這件事,直接跟我老公提出了離婚。如果說他家人不道歉的話,這個婚就必須要離。
後來公婆妥協了,那之後他們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委屈我了。我覺得那次在強硬,我保護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