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戒不掉零食?那就學會看懂營養成分表吧!

@ 2019-07-02

減肥戒不掉零食?那就學會看懂營養成分表吧!

減肥期間,碰到最多的阻礙就是,這個東西能不能吃,那個東西能不能吃?阿龍想說,世界上成千上萬種食物你不可能全部了解,無論你是像要成功增肌還是減脂,還是為了吃得健康,都必須學會閱讀營養標籤。只有了解吃進嘴裡的東西的營養組成和熱量你才會更快、更精準地達到想要的目標。

因為不可能世界上所有的食物你都要去問別人能不能吃,會不會發胖。基本上所有在市面上買得到的食物都會有營養標籤。營養標籤必須標示下列營養成分:

(1)能量;

(2)蛋白質;

(3)脂肪(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

(4)碳水化合物;

(5)鈉

下面就來計算,為了方便解釋,我在超市拍了一些常見食物的營養標籤,給大家講解熱量算法和營養成分。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含有熱量的就是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酒精有熱量,但這裡我們不討論。我們以夢龍冰激凌為例: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每份為一支,每支為65克。第一行是總熱量,907千焦(等於216.9大卡,千焦與大卡的換算關係為除以4.182)。

1、蛋白質,蛋白質是2.2克,記住一克蛋白質是4大卡熱量,因此2.2*4=8.8大卡。

2、總脂肪,脂肪有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但不管是哪種,一克脂肪按9大卡熱量即可,因此14.5*9=130.5大卡。注意反式脂肪對身體危害最高,儘量避免攝入。(反式脂肪屬於不飽和脂肪)

3、碳水化合物,它包括糖、澱粉、膳食纖維,雖然纖維不被人體吸收利用,但碳水都按每克4大卡來算。因此19.6*4=78.4大卡。

於是,總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8.8+130.5+78.4=217.7,約等於第一行的216.9大卡。

大家也許看到這裡會問,我會算這個了有什麼用?我知道每個部分熱量又什麼卵用,總熱量不是在一開始都標註了麼?跟我增肌減脂吃美食有什麼關係?

關係大了!

舉個栗子,假設你要想減脂的同時保存住更多的肌肉,那麼你需要儘可能滿足三個條件:

每天按照每公斤體重對應2克蛋白質的量來攝取 同時還要保證每天的熱量攝入小於消耗量 平均分配蛋白質和熱量到每天3~5餐。

比如我現在是80千克,每周4~5次活動,那麼計算出來的消耗是2500大卡左右,如果我要減脂保持肌肉,那麼我需要做到:

每天攝入160克蛋白質; 每天攝入熱量在2000大卡左右(對於女生來說,保持每日攝入熱量在1600~1800大卡是比較合理的。假設假期放寬一下條件,以攝入熱量增加到每天2500大卡為例。男生攝入增加100~200大卡即可)。 如果我每天吃5頓,那麼每餐是32克蛋白質和400大卡左右的熱量。

以POCKY為例,如果把這個零食當做一餐,那麼需要6.5包才能補充到32克蛋白質,而熱量卻達到了6.5*1263/4.182=1963大卡,遠遠超過了500大卡的量,因此它非常不合適減脂的朋友。

然而,即便我們是在減肥期,只要我們保證每餐攝入合理的蛋白質和熱量,那麼就能最大限度包吃住肌肉同時減脂。也就是說只要會了上面的計算方法,吃零食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保證所吃食物的蛋白質足夠且熱量不超。減脂期最重要的是獲得飽腹感同時熱量不超,顯然單純吃零食不太會獲得飽腹感,但拿來解饞是完全OK的。

例如,吃2包POCKY或吃幾口冰激凌,同時吃一些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搭配。或者吃漢堡時候把裡面的肉吃了,把麵包丟掉一部分等等等。請大家舉一反三。

當然,討論飲食問題肯定不能避免「程度」問題,原則上說,減肥增肌吃些亂七八糟的都是可以的,只是量的問題,垃圾食物和零食吃一點沒有影響。但是如果總這麼想,等它一點點累積起來,那可就是嚴重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