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胖友眼中,減肥就如同「受刑」一樣,「我不吃,還能忍一忍……」但結果一時沒忍住大開吃戒,之前的苦就白受了。
其實,減肥根本不用如此煎熬,小編這就教你如何在變瘦的同時,還能遠離挨餓的折磨。
想要在減肥時獲取充足的飽腹感,飲食中就不能少了肉、蛋、豆類等高蛋白食物。
因為蛋白質的分子量較大,進入胃部後的代謝時間也就相對較長,能起到延緩胃排空速度的作用,以帶來較為持久的飽腹感。
除此之外,蛋白質還能減少肌肉流失,避免基礎代謝率降低,對減肥十分重要。
減肥期間,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蔬果,並用粗糧代替部分精製米麵。
因為它們所含的膳食纖維在進入胃部後,會吸水膨脹,容易使人產生飽腹感。
除此之外,膳食纖維還能降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血糖不會因進食而驟升驟降,可避免吃完後不久又餓了的情況發生。
另外,膳食纖維也不會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不會帶來多餘的熱量。
蛋糕、糖果、冰淇淋中的大量糖分,在進入人體後,一部分會為身體提供能量,還有一部分會作為糖原儲存在人體內,然而身體對糖原的儲存是有限的,剩下多餘的糖分就會轉化為脂肪囤積起來。
所以糖分攝入過多就會令你發胖。而且,甜食的升糖指數普遍較高,吃完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逃,同樣會引起脂肪堆積。
大多數胖友吃飯時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沒幾分鐘就能把一頓飯吃。
然而大腦接收飽腹信號要20分鐘左右,對於那些吃得慢的人來說,有足夠的時間來接收飽腹信號,就不容易發生吃太多的情況。
但對於習慣狼吞虎咽吃飯的人來說,感覺到飽的時候往往已經吃多了。
你可以嘗試在咀嚼食物時放下筷子,這樣能有效減慢進餐的速度哦。
其實在吃飯時做些小改變就能幫助減肥。
美國《臨床營養》雜誌曾刊登論文稱:將勺子換成小號的,可以減慢吃飯速度,而且大快朵頤的人比起小口吃飯的人,平均每頓飯會多攝入52%的卡路里。
在BBC紀錄片《關於減肥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中也提到用比正常餐具小20%的餐具吃飯,每頓飯最多會減少22%的進食量哦。
在兩餐之間感到飢餓、嘴饞怎麼辦?
少食多餐就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法。將一日三餐的熱量分成5-6餐,這樣可以緩解飢餓感、降低食慾。
另外,當你每次吃完食物後,身體就會開始消化、吸收食物,體內的能量代謝就會活躍起來,新陳代謝也會提升至較高的水平,所以少食多餐可以使代謝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水除了能夠幫你解渴之外,還是參與新陳代謝的必需物質。
充足的水可以讓體內廢物更快地排出。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少量多次地喝1500-1700毫升水,對人體新陳代謝十分有幫助。
當然想為身體補水,除了靠喝之外,一些水分充足的蔬果也能幫你補充水分,如黃瓜、芹菜、番茄、梨等,都屬於含水量較高的蔬果。
這些方法你學會了嗎?
別再用挨餓來折磨你的身體啦,
趕緊好好規劃你的每一餐,
讓減肥也能吃出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