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訊)我國最近颳起一陣「奶茶旋風」,各名堂手搖飲店開得滿街巷,每間門庭若市,然而顧客們真的清楚知道喝下肚的奶茶材料為何嗎?因此受訪營養師均贊同,店內應列明營養成分。
新鮮熬煮的濃鬱黑糖漿,倒在杯身內部,再倒入沖好的奶茶或鮮奶,不僅微微散發著黑糖香氣,更刻畫出像琉璃般的漂亮紋路,是時下年輕人間,最受歡迎的打卡飲品。不過,彈牙有嚼勁的珍珠,裡頭或加入增稠劑以添加口感,濃郁醇香的黑糖奶茶,也可能只是甜膩的煉乳和茶萃取成份泡製而成。
在中國,近日就出現一宗喝下過多珍珠奶茶釀禍的案例,一名14歲少女喝了珍珠奶茶後,整整5天沒有大便,照X光更發現,未消化的粉圓一路從胃部塞到肛門,引起譁然。
究竟手搖飲店是否該仿效,列明原材料和營養成份,好讓顧客們喝得安心,《東方日報》諮詢營養師給予其見解。
營養師劉懷友對於此建議大感贊同並表示,哪怕是主打著低糖的飲品,但每一間手搖飲店對於「低糖」標準皆不一,有了列明不僅能規範用糖分量,亦可達到透明化,顧客也清楚了解到營養成份及使用材料。
「大家只覺得手搖飲好喝,從不思索其中成份,現在手搖飲店開得到處都是,不能排除濫竽充數業者,會以毫無丁點奶成份的煉乳及茶萃取物沖泡,甚至會使用加工染色茶渣取代,導致奶茶中既沒奶又沒茶,貨不對辦且帶來不可預計的健康隱憂。」
他說,高劑量使用茶萃取成份,會因過於濃縮帶給飲用者副作用,如徹夜難眠,還有一種是「假茶」,即為瀝干、染色後再使用的茶渣,其危害更大,再者珍珠使用材料、成份和計量,目前市場上沒個規範,政府亦沒個管制條例,業者到底添加了什麼實難以推測。
據悉高溫處理的黑糖漿會釋出有毒,並提高患癌風險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劉懷友則表示,所有糖份,包括黑糖,高溫烹煮後,確實極有可能釋出致癌物質,惟酌量飲用為妙。
「糖份是日常能量來源之一,適量攝取對腸胃好,特別是未精製的黑糖,保留了許多礦物質,但大馬人基本上不會有攝糖不足現象,單單嘛嘛檔一杯拉茶含糖量就已超標,而手搖飲也有類似問題,濃鬱黑糖漿加入奶茶裡頭,其含糖量勢必也會跟著超標。」
他認為,由於大量糖份,讓部分人士對手搖飲有「不健康」標籤,但只要業主慎選原材料,顧客適度飲用,其實營養豐富的鮮奶,搭配高抗氧化和去油脂功效的茶葉,奶茶仍是對人體是很有益的。
他呼籲民眾,購買手搖飲時,儘量選簡單純粹的口味,減少添加椰果和珍珠等配料,喝到最原本味道之餘,還能把風險降至最低,更建議可參考網絡視頻,在家中自製珍珠奶茶,口味一樣絕佳還很健康。
黑糖風味雖好 小心喝成水桶腰
黑糖手搖飲料風味好,不過毫無節制把小蠻腰,小心喝成水桶腰!過量攝取鈉(Sodium)成份,更有可能影響腎功能。
營養師林秋香表示,紅茶雖本身不具鈉成份,而是加入帶有鈉成份的奶水,製成奶茶後才會有的,惟使用的是鮮奶,還是煉乳至關重要,因為後者的鈉含量,相較起前者會偏高許多。
「鈉分解自氣化鈉(Sodium Chloride,即是鹽份)人體本就需要鈉成份,以平衡血液中電解質,惟攝取量不可長期超標,否則會影響腎臟機能,更有可能導致衰竭。」
但她說,比起鈉成份,真正導致飲用者變胖的主因,還是歸咎於其中的糖份,建議是儘可能的少喝,而飲用後可透過運動流汗的方式,或多攝取有助於消化能力的天然成份,以達到儘速排出體外的功效,如檸檬水、木瓜、香蕉、火龍果,或綠色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