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為什麼有「癌王」之稱?這3個原因很無奈

@ 2019-06-09

胰腺,是一個狹長的腺體,橫臥在人體上腹部腹膜後,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和內分泌器官。胰腺可以分為外分泌腺和內分泌腺:外分泌腺主要分泌胰液,負責消化蛋白質、糖和脂肪;內分泌腺由叫做胰島的細胞團組成,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等對血糖進行調節。

胰腺癌為什麼有「癌王」之稱?

1、難發現

胰腺癌的早期診斷非常困難,約80%的患者在轉移期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

2、存活率最低

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在所有癌症中,胰腺癌患者存活率最低。在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中,確診後生存期超過5年的患者不到3%。

3、無有效治療方式

多年來,胰腺癌的治療,包括靶向藥、手術方式等沒有進展,也是患者預後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手術是至今唯一有可能治癒胰腺癌的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儘量根治性切除,但很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經失去了根治性手術的機會。

近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作為今年四大重磅之一的POLO研究令人矚目,素有「癌王」之稱的胰腺癌終於遇到剋星。

靶向藥——奧拉帕利

相關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也標誌著,奧拉帕利成為首個針對三種不同癌症類型(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治療有效的PARP抑制劑。

POLO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具有gBRCA突變的晚期轉移性胰腺癌患者,在一線含鉑化療之後,釆用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維持治療,相比安慰劑對照組顯著延長了無進展生存(mPFS: 7.4個月對3.8個月;HR=0.53),即使得疾病進展風險降低了47%。

隨訪一年後,奧拉帕利治療組患者中有33.7%無疾病進展,而安慰劑組僅為14.5%;兩年後,奧拉帕利組患者中22.1%無疾病進展,而安慰組僅為9.6%,相關結果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由此晚期胰腺癌的臨床治療模式將發生重大變革。

這也標誌著,奧拉帕利成為首個針對三種不同癌症類型(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治療有效的PARP抑制劑。

奧拉帕利目前已在60多個國家(包括歐盟國家)獲批,用於鉑類敏感型復發性卵巢癌的維持治療,無論BRCA狀態如何。它已在美國、加拿大和巴西獲批作為BRCA突變晚期卵巢癌的一線維持療法,前提是患者此前在接受鉑類化療後出現緩解。

還在近40個國家(包括美國和日本)獲批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化療的胚系BRCA突變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歐盟地區,適應症還包括局部晚期乳腺癌。在其他司法管轄區,監管機構正在對卵巢癌和乳腺癌適應症進行審批。

奧拉帕利在中國獲批的適應症

適用於鉑敏感的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鉑化療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治療。

期待針對「癌王」胰腺癌有更新的研究進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