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
作為中國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的風俗著實不少,
吃粽子,帶香包,賽龍舟……
這些節日元素,在環創里,在活動方案里,
記得一定要都表現出來呦~
龍是端午節最重要的元素了,聞一多先生曾說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再加上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我們在環創中,就可以多多用到龍的造型啦。
用彩紙或者不織布做一個龍頭,做牆飾或者主題牆元素都可以。
用綠色彩紙,加上黃色的三角形彩紙做鱗片,紅色的彩紙剪成條狀做龍鬚和舌頭,活靈活現的龍就做好啦!
端午有賽龍舟的習俗,相傳是楚國人不忍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直追到洞庭湖也找不到屈原的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來紀念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魚蝦,免得它們吃掉屈原的身體。
可以把整個主題牆裝飾成龍舟的樣子。
相傳屈原投江之後,為了不讓水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身體,大家就往江里投飯糰、雞蛋等食物,之後就慢慢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了。端午節環創中,粽子是一定要體現的。
可以用好看的棉布做成粽子的形狀掛起來。
可以拿真實的包粽子材料做成陳列台,讓孩子們更直觀看到粽子是怎麼做成的。
端午節的彩蛋也很有特色,可以讓小朋友們畫起來,畫好用網兜掛起來。老師們還可以畫出更有藝術氣息的彩蛋,讓保證孩子們愛不釋手!
龍舟做起來很簡單,材料有「瓶子、膠帶、彩紙等材料」,有效利用廢舊材料進行製作。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老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老師:
大家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大家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呢?
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環境創設】
1、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放置製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活動安排】
講述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於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
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
5、自製龍舟兩條;
6、幼兒每人一個熟粽子。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二、端午節賽歌會
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班: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
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
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
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兩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
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製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願的話,縫於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製作完畢後,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園長幼師通小編轉載整理,只為分享優秀教育理念,促進幼教行業健康發展。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的付出,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