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去旅遊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出門,不管是初中生還是只能報在懷裡的娃娃,一家三口出行的場面非常多。
景區,飯館,到處都是其樂融融的場景。年紀越小的孩子帶著出門需要準備的東西也就越多,還要應付各種突發情況,比如說孩子水土不服,哭鬧,飲食不適應等等,甚至有人會說,
「孩子年齡小出門之後根本就沒有記憶,而且什麼都不懂,除了給大人添麻煩之外,就沒有什麼好處了。」
「帶著孩子很多東西都玩不了,光顧著看孩子,給自己添麻煩」
「孩子還要喝奶,除了吃就是睡,旅遊意義何在?」
真的是這樣嗎?帶孩子旅遊其實帶給他們的好處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多得多。
旅行就是一次遷徙,不管是對於大人還是孩子都是一次適應的過程,在旅行中孩子會接觸一個與平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環境,不誇張的說,連呼吸的空氣都不一樣了。
孩子可能開始頭兩次會有一些不適應,但是多遠行幾次,不管是坐高鐵還是坐飛機,都能輕鬆應對。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決定要出發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盧思浩
到了目的地之後也不會顯得非常侷促,聽著耳邊和自己家鄉完全不同的口音,不會顯得很驚訝,吃著和平常不同口味的飯菜也能更好的適應。
這就是旅行帶來的改變,孩子會變得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環境,而且在旅行中由於歷練也會變得越來越習慣和陌生人打交道,看著孩子這樣的變化,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孩子的世界觀就來自於兒時對於周圍的認識,旅行的過程也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過程。除了能夠見到不同的風景之外,還能夠通過孩子的親身體會,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對世界的感受。
世界觀指的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對所遇所見的分析和判斷,通過實踐不斷完善和優化,可以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能經歷得更多,世界觀也就會越全面。
培養孩子對事情多元化的理解,面對世界的挑戰能力和勇氣也會提升。
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羅
這會讓孩子自帶一種氣質,是讀書和培訓班培養不出來的,孩子如果總是三點一線的生活,眼界會窄不說,對世界的認識也會淺薄,將來就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變化。
雖然有些時候孩子不會清晰的記住旅行中的每一件事,但是這些感受會累積在大腦之中,形成生活經驗,他們的眼界更寬廣,將來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有更加開拓的思維。一個總是在熟悉環境和熟悉的的家庭成員生活的孩子,和經常出門旅遊見世面的孩子肯定是不同的。從細微的小事就可以看出來。
在旅行的過程中,雖然大多數時間面對的都是父母,但還是有很多機會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多給孩子創造這些機會。
比如說點菜的時候讓孩子自己點,買票讓孩子幫忙買,在與陌生人的交談中,可以培養孩子社交能力,他們會變得不羞怯的和陌生人交談。
在陌生的環境中甚至能夠輕鬆自如的面對,社交能力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逐漸增強。能夠消除孩子對於社交的緊張,焦慮和不自然。
隨著和陌生人交流的機會增多,孩子的表達能力也會慢慢增強,對於旅行中的見聞和趣事,他們會組織語言然後講給別人聽。
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將來不管是和別人聊天,還是交了新朋友,這都是有趣的談資,在旅行中遇到的事情,可以成為寫作和交談的重要素材,將來孩子能用繪畫,唱歌等等方式創作之後再表達出來。
在旅行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旅行計劃的制定,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計劃能力,比如說今天都去哪,晚上吃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學會獨立搜索資料的能力,培養他們下決定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很有成就感。
旅行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回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陳宇欣
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的決定,能讓自己和父母都享受到更好的旅行感受,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在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
旅行的過程中,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會更加親密,因為旅行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再不和睦的家庭成員也會下意識的需要彼此,在旅行的日子裡,孩子與家長能夠體驗到更加純粹的依偎的感覺,這是平常生活中所不能感覺到的。
一生雖然很長,但是和家人能夠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加起來沒有多少年,平常父母忙於工作,孩子忙於學習,好不容易有了周末和假期,也可能被很多事情打擾和占據。
旅行最美妙的感覺,是在它不斷輕聲提醒我們——你所知甚少,而這個星球如此美好。---畢淑敏
但是旅行就可以讓大家都暫時拋開自己的事情,全新專注與旅行這件事當中,家長和孩子對彼此會有更深的體會和了解。
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大人來說,都是美好的生活體驗。
出門在外才能體會家的美好,更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
旅行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還能夠知道原來有如此之多的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大不相同。
在旅途之中雖然很多事情都是平常要做的,但是做的方式卻又和平常不同,吃飯,逛街,坐車等等一切那麼熟悉但又那麼陌生,這些繁雜的體會在孩子小小的腦袋裡交織,能讓他們儲存和同齡人不同的見識和經驗。
旅途中的所見所聞,不管是與人的,還是與風景的,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會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一顆種子。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會馬上看出來的。
這些種子雖然不會馬上看到能長成什麼樣子,但是總會在孩子未來的某一天發芽生長,變成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助力。
對青年人來說,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對老年人來說,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培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光有知識是不夠的,只有自己親身體會,用雙腳踏實的走過的路才能真正變成自己內心的感觸。
帶孩子出門並不是一定要出國游,或者是豪華游,只要能夠保證安全和基本的食衣住行,短期旅遊,自助游也能讓孩子有充分的體會,旅行的儀式感很重要,踏上旅遊的那一刻,孩子內心的世界就會開始有變化。不管是歡笑還是挫折,都是旅行中最珍貴的記憶與寶藏。
馬上就要到六一了,您是不是可以考慮帶孩子去別的地方過一個和以往不同的兒童節呢,現在就做計劃吧,想想帶孩子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