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末,
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端午小長假了,
也是一年一度的高考重要時刻,
考生們正抓緊最後的時間進行衝刺!
武漢高三女生小璐也不例外,
最近,
她每天都熬夜複習備戰高考!
可偏偏在這節骨眼上,
她的身體出狀況了!
(配圖,圖文無關)
熬夜要提神,她拚命吃辣條!
18歲女孩小璐臨近高考,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她一刻不敢鬆懈,每天「挑燈夜讀」到凌晨,夜裡偶爾會犯困。為此,小璐想了個辦法,吃辣條提神,睡意頓時全無。
眼看離高考越來越近,小璐卻開始出現反覆發燒的情況,吃藥退下去後又燒起來了,咽喉腫痛,連吞咽都困難。父母心急如焚,連忙帶她去醫院就診。
(配圖,圖文無關)
檢查時,醫生髮現小璐的扁桃體明顯腫大,最終確診為化膿性扁桃體炎,引起反覆發燒。後醫生詢問她的近期飲食情況,這才知道小璐複習時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每晚少則一包辣條。
「考慮是熬夜和壓力導致抵抗力下降,再加上辛辣食物的刺激,扁桃體發炎。」醫生介紹,當機體抵抗力因過度勞累、體質虛弱、菸酒過度、有害氣體刺激等因素降低時,細菌繁殖加強可導致化膿性扁桃體炎。
說到80後和90後最熟悉的零食,
辣條認第二,
就沒誰敢認第一!
很多人覺得辣條就是童年記憶,
一直吃到現在還是忍不住!
但是今天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
雖然越辣越刺激,
但過量食用辣條
後果可不止是扁桃體發炎那麼簡單……
10歲男孩因為辣條突發肝衰竭
2017年春節前,河南10歲男孩小強身體一向壯實,卻突發肝衰竭,在當地醫院進行搶救。經過當地醫院的搶救,小強終於轉危為安,不過當地醫院始終沒有查出導致肝衰竭的元兇。
出院後沒過多久,今年3月初,小強再次出現肝衰竭。病情的反覆讓小強的家人很焦慮,不遠千里來到了南京市第二醫院。
醫生了解到,小強平時最愛吃的零食就是辣條。只要手裡有零花錢,小強就會去小賣部買5毛錢一包的辣條來吃。
醫生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和病理特徵,最後將導致小強肝衰竭的元兇鎖定為他最愛吃的零食——辣條。
15歲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018年元月,湖南郴州市一名15歲少年因一天內食用15包辣條,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度昏迷,被送到了醫院ICU搶救!
據接診醫生分析,該少年是在農村的小商店購買辣條吃的,主要是因為辣條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當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作用時,會使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血紅蛋白,而失去攜氧的能力,進而造成組織缺氧。通常情況,一般食用0.2克到0.5克的亞硝酸鹽就會引起中毒,食用1克到2克的話就會導致死亡。
常吃辣條或致癌!
以為小編在嚇你?
其實辣條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早在2014年,
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官博就曾曝光過:
廉價辣條能致癌!
而就在今年3月,
23歲的武漢小伙小張
一次吃下一包半辣條後,
竟然胃都爛了!
在無痛胃鏡下,清晰顯示小張整個胃部滿布大片狀糜爛和出血病變,還有很多潰瘍形成的黑痂附著,為急性胃黏膜病變,損傷程度較重。
對此,接診小張的
漢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小微教授說:
「辣條」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和豆皮,主要成分是澱粉和蛋白質。其實就是用麵粉、豆皮和甜蜜素、色素、膨化劑等攪拌後做成的。而市面上生產的不正規辣條,著色劑濫用,甜蜜素、糖精鈉、山梨酸及鉀鹽等添加劑也超標嚴重,所謂的「好吃」「上癮」,只是味精、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在起作用。
食用辣條後不僅容易造成胃腸炎症,產品中含有的大量辣椒粉還會強烈刺激口腔粘膜及腸胃道,容易引起咽部充血、淋巴結腫大,尤其影響正處發育期的青少年。
經常吃辣條,可能會引起腸胃的消化不好,可能會出現便秘以及腸胃炎、痔瘡等,甚至有些人吃辣條會引起胃腸道受刺激而痙攣,免疫功能失調。另外,對肝臟的代謝也會產生很大影響,過多毒素的累積會引起各種肝病。最嚴重的後果是受色素和防腐劑的諸多影響,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導致癌症。
太可怕了!
難道以後辣條是不能吃了嗎?
也並不是!
醫生提醒
從安全角度,只要是正規生產的辣條,是可以放心偶爾食用的。但從營養角度,辣條往往高油高鹽,並不是健康的食物選擇。不過大家可以嘗試自己在家裡製作「解饞」。
製作方法
食材:豆花、花椒、芝麻、小茴香、辣椒粉、小米椒、孜然粉、食鹽、花生油、白砂糖
做法:
1. 將豆皮切成合適的小段,隔水蒸約15分鐘;
2. 將小米椒剁碎,備用;
3. 往鍋中倒入適量花生油,待加熱到七成熱後加入小米椒、花椒、小茴香、食鹽、白砂糖,慢慢攪拌、炸香;
4. 加入豆皮慢慢炸制,待熟透後加入辣椒粉、芝麻,攪拌均勻;
5. 起鍋,稍微控干油,即可食用。
(圖片來源:微博網友@陛下開飯了)
來源:楚天都市報(部分內容來源於瀟湘晨報、江蘇新聞)
責編:韓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