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jahidin Zulkiffli坦言,其實最讓人擔憂的是,當很多馬來人還在高呼捍衛馬來特權的口號,還在質疑多源流學校的存在時,也有很多馬來家長已經將孩子送到華小就讀,比如早前涉羞辱女啤酒推銷員的Edi Rejang,不也是送孩子到華小就讀嗎?
雖然首相馬哈迪去年重新上臺不久後,曾重提「宏願學校」,但他也強調,政府並無意廢除多源流學校。不過,近日因有華裔家長在網上發起撤換教育部長馬智禮的連署運動,導致原本的「固打制」風波演變成了「種族課題」,因此也有線民發起了「廢除多源流學校,我們只需國民學校」的請願運動。
雖然「廢除多源流學校,我們只需國民學校」的請願運動,獲得很多巫裔線民的簽名支持,但也有巫裔線民提出質疑:「當馬來人都在抨擊多源流學校時,有沒有發現國民學校(Sekolah Kebangsaan)已經變成了宗教學校呢?」
圖片來源:截圖自面子書
日前,網路媒體工作者Mujahidin Zulkiffli就在面子書發文,聲稱每當有其他族群提出「平等」訴求時,總會有馬來同胞抨擊多源流學校。
「每一次,他們(非土著)說我們捍衛馬來特權是種族歧視時,我們也會說他們種族主義,因為他們不要國民學校,堅持捍衛多源流學校。」
但,Mujahidin Zulkiffli指出,最大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國民學校已經漸漸變成了「宗教學校」(Sekolah Agama),從早到晚都在學宗教的東西。
「如果你不相信,就問敦馬哈迪吧,他自己說的。」
新聞背景:首相馬哈迪去年12月出席一項活動時,曾感歎政府學校水準每況愈下,尤其學生的英語水準越來越差。他說,由於一些人換了學校課程,以致於很多政府學校變成了「宗教學校」。
「學校仍需要上宗教課,但不是一整天都上宗教課,一、兩堂課就足夠了。」
Mujahidin Zulkiffli也說,其實只要去看國民學校的時間表,就知道宗教課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比數學、科學和英語更加重要。
「有些學校,甚至會在課前課後安排宗教課,讓那些雙薪家庭的學生,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學校裡。」
「從什麼時候開始,國民學校也變成了托兒所呢?然後學校老師都變成了孩子們的保姆?那為何這些『保姆』只是教授宗教知識呢?」
「他們肯定可以在宗教領域上出類拔萃,會在逝後的世界(akhirat)裡表現得很好。但活在這世上時,又如何呢?沒關係,有馬來特權,是嗎?」
「馬來特權讓我們七代人都有飯吃,嗯?」
Mujahidin Zulkiffli坦言,其實最讓人擔憂的是,當很多馬來人還在高呼捍衛馬來特權的口號,還在質疑多源流學校的存在時,也有很多馬來家長已經將孩子送到華小就讀,比如早前涉羞辱女啤酒推銷員的Edi Rejang,不也是送孩子到華小就讀嗎?
圖片來源:截圖自面子書
有關帖文引起不少線民討論,不少線民都紛紛留言表示認同,其中就有線民表示:「如果每個國人都可以像你這樣思考,我們早就成為亞洲之虎,但不幸的是,我們還是亞洲之鼠。」
圖片來源:截圖自面子書
也有線民分析說:「我會送我的子女到國民學校,接受偏執、歪曲的宗教信仰嗎?那我會讓子女到華文學校學習華語嗎?會的。我又否會送子女到淡米爾學校?會的,因為他們擅長電腦科技和工程。」一目了然的問答,讓線民思考,多源流學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