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如何哄睡孩子很重要,方法不同差異很大,上學後就能看出

@ 2019-05-22

說到哄孩子睡覺這件事,相信對寶媽們來說簡直太有話說了。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每次哄睡孩子,可以說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鬥,如何順利地讓孩子在自己預期的時間內入睡並能睡2、3個小時,對寶媽們來說還真是個不小的挑戰。

其實很多寶媽們不知道,在寶寶3歲前的哄睡方式對他們的成長其實有很大的影響,寶媽們選擇的哄睡方式不同,對孩子來說差異會很大,尤其是等孩子上幼兒園後,就能體現出來了。

1.沒有具體的模式,就是等娃睏了自己睡

有不少寶媽表示,這哪有什麼具體的模式啊,就是陪著孩子玩,等到孩子睏了他就自己睡了。還有的寶媽說,不知道用過多少哄睡方式了,但是就是不睡,常常是吼一頓,寶寶哭著哭著就睡了。於是有些寶媽覺得這種方式的效果立竿見影,於是常常用這種偏激的方式哄睡孩子。

如果是這種沒有固定方式的哄睡方式,完全對孩子放養,等孩子玩累了再睡,甚至是打罵孩子,讓孩子哭著睡著。這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而且長期以往下去,你會發現你家孩子在某些方面真的和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

2.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看書,聊白天的見聞經歷

當然還有一種哄睡方式,就比較有儀式感了,也是眾多育兒專家推崇的,那就睡睡前讀繪本。雖然對家長來說肯定自己會累一點、辛苦一點,但是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好處其實還是有很多的。

如果寶媽在寶寶睡覺前的這段時間,和寶寶一起看書,讀繪本,那麼你要知道,這三年下來,對於孩子來說影響多麼大?首先,就是給孩子養成了睡前讀書的好習慣,一方面寶寶可以通過書本了解很多知識,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之稱。另一方面,喜歡看書這是一個好喜歡,這不僅對他個人生活還是以後的學習上都是有幫助的,這會讓他變得很自信。

當然也有寶媽是選擇在睡前,躺在床上和寶寶一起安安靜靜地聊天,各自說說自己白天發生的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這一招其實對於職場寶媽來說特別適用,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寶媽不僅可以了解到寶寶白天的狀況,還能拉近自己和寶寶的距離,可以增進親子感情。並且在整個聊天過程中,寶媽們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這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等到孩子上學後,這種優勢就能凸顯出現了。

寶媽們,你們是選擇的哪種哄睡方式呢?有什麼影響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