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植物樹幹結構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外層的被稱為韌皮部也就是樹皮柔軟的這一部分,內層就是木質部也就是通常理解的木頭的部分。我們所說的水線就是植物的韌皮部位,真柏之所以可以對它無限自由的進行創作,正是因為真柏的韌皮部非常容易進行剝皮操作,而且就算只剩下一點點的聯結,它也能像水管一樣正常輸送養分、水分,不會有植株死亡的情況。
舍利
盆景"舍利"的名稱意在對植株的樹幹身上活的嫩皮部位,利用切接刀等工具對植株進行剝皮作業,讓盆景樹木水線產生紋路的變化,舍利的意義在於讓其樹身產生一種生死相依、枯榮一體的視覺感官,盆景愛好者對其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但單單從盆景創作的藝術角度來看,對盆景的創作是有很深刻的影響的。
枯榮對比
舍利幹的創作在松柏盆景中也是最經常見到的,當真柏的樹皮遭受破壞之後,植物本身會有組織癒合的能力,真柏在癒合的過程中會有隆起新的形成層,經過一次兩次之後,樹木幹身就有了不同的深淺變化,但此時的盆景還不夠老態,為了讓它顯得更蒼老古樸,只有再次進行雕刻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就是舍利的由來。
系魚川真柏
進入正題,下面將為盆友們展示的是為這盆懸崖樹型的小品系魚川真柏創作開水線的全過程!
畫線標記位置
第一步:確定水線的位置,微小型盆景以小見大的方式通常是通過幹身的轉折變化,由幹肌的魅力來呈現出大品盆景的氣勢, 真柏盆景極具魅力的一個重點就是模仿大自然的神枝舍利水線,定好幹身水線的走勢動態之後,先使用油性馬克筆在幹身上劃出切割線的記號。
剝皮切割
第二步:動刀!根據畫好的水線,使用鋒利的美工刀來做切割與剝皮,刀口最好消毒後再進行操作。在作業的過程中做好膽大心細即可。
細部雕刻
第三步:雕刻!剝皮之後,對真柏幹身露出木質部的部位進行更深入的雕刻,使用雕刻刀對這些部位進行削切。操作的時候,需要儘量注意安全,建議作業過程中戴上工作手套,避免割到手指頭。
雕刻完成
第四步:創口處理!(作業完成之後的情形上圖) 作業之後,由於盆景缺少樹皮的保護,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蝕污染,要使真柏盆景的雕刻處不腐壞,又能呈現白骨化的狀態效果。創口的部位可以使用石灰硫磺合劑來塗抹創口的雕刻處,用原液塗抹之後不僅在幹後會變成白色狀態,同時也具有加速癒合,防蟲防菌和防腐爛的效果。
近距離觀察
下圖是這株真柏小品切水線作業作多年之後的情況 舍利部位也已經逐漸成型,整個幹身也逐漸形成了深淺不一的多樣層次。
多年後的植株狀態
素材再利用——環狀剝皮取樹
真柏盆景的繁殖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扡插繁殖,對於扡插繁殖的一些真柏素材長粗之後,有的造型並不理想,對於這些粗幹直幹的真柏素材可以對其進行環狀剝皮壓條繁殖取樹以利後期改作。
作業步驟:一般為4-6月份進行作業,7-9月份就能發根,年底-來年植株切離上盆),壓條較需注意的地方。
1:環狀剝皮長度為幹身直徑1.5倍
2:非適期作業可以采發根劑增加發根機會,需調至乳狀
3:刀口需消毒,減少植株感染病害的情況;
4:給水需充足,否則需以塑膠袋套裝密封做好保濕保溫的工作;
5:介質以水苔搭配赤玉土,因環狀剝皮後靜待發根,所以可以先把基礎造型抓一抓配個盆
下面為環狀剝皮取木的過程步驟(植物環狀剝皮高壓繁殖的詳細內容將附在文末鏈結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查閱)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
步驟5
步驟6 配盆
完成,正面視角
完成上方視角
作業後的澆水:現在這個季節天氣變化非常大,時冷時熱,植株是否能夠強壯生長,就常依賴個人的澆水功力了,尤其對於剛剛換盆定植後的服盆期或者是修剪造型整枝之後的養護階段。
植株對水分的需求就比較嚴苛了,要如何確保植株的正常生長,於介質的保濕保水就是非常重要的
原則上,一天澆水1-2次,然後再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與盆土的幹濕度來判斷,去增減澆水的頻率。
澆水時,出水的方式建議採用花灑噴壺間歇性的澆灌方式,心不急、水不急,涵養心性,與水到渠成的修行
原創 集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