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大巴窯和碧山一帶巴剎,午魚已被搶購一空。(洪璐華攝)
(新加坡訊)齋戒月馬國及印尼部分漁夫停止出海,有魚販指海魚供不應求起了40%,午魚一公斤高達70新元(約210令吉)也照樣賣光,顧客:「一魚難求啊!」
讀者楊太太(65歲,主婦)聯繫《新明日報》申訴,最近買不到魚煮給孫子吃,她分別到羅弄阿蘇及沈氏通道的巴剎,結果都買不到午魚。
「魚販說,有顧客跟她訂了兩公斤的午魚,但她連100克都沒有。他說要等到齋戒月過後,才會有深海魚,現在只有小魚可買。」
午魚價格上漲約40%。
在海軍部地鐵站附近的巴剎賣魚的蔡寶宗(33歲)透露,新加坡的午魚多半來自印尼泗水等處,這段期間確實是缺貨,但他不至於沒魚可賣,只是買進午魚的價格漲了。
記者昨早(5月18日)走訪大巴窯、碧山和後港一帶的巴剎時,午魚的售價最高可飆到每公斤70元,一片巴掌大小300克的魚賣20新元(約60令吉)。
有魚販就表示,因為貨源有限,有時只進一條午魚,不提前預訂肯定買不到,通常早上8時就會賣完,不少魚販這段期間紛紛提早收攤。
在巴剎原本要買午魚的薛寶珠(62歲)就說,最近真的是一魚難求,但由於老人家和小孩都偏好午魚,要用其他魚取代較難。
午魚價格上漲約40%。
記者也向多個魚販查詢其他海魚價格,像紅哥鯉就從每公斤10新元起到14新元,而銀鯧魚則從10新元起到12新元。淡水魚則不受影響。
魚商公會主席彭志祥(38歲)表示,齋戒月期間確實魚貨會減少,但新加坡也向泰國及緬甸進口漁產,因此受的影響不算太嚴重,但午魚的價格確實有受影響。
後港的泩發海鮮供應商負責人陳麗娜也表示,不僅貨變少,而且來的午魚也較小隻。
文/《新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