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問題有待克服, RFID 收費系統推遲實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國內多條大道從2018年起,進行無線射頻識別(RFID)收費系統的實驗性試跑。目前已經發放超過10萬個RFID Tag給全馬的測試者,你是其中之一嗎?現在該計劃可能要推遲全面實行了
目前RFID繳付過路費仍面對一些技術問題,而網友也都頻頻抱怨(倒車的小編覺得好糗==)。為此,有關當局決定暫緩實行RFID措施,直到問題得到解決。民眾遇到的問題、如:
系統會重複或額外收費,讓你白白浪費。 有時候電子錢包手機程式會「當機」。 掃描速度過慢,有的人要到「龜速」才能被掃描到。 掃描過後,收費站的閘門沒有反應或反應緩慢,完全無法讓人感受到任何「迅速」等其他問題。
根據精明隧道(Smart Tunnel)副總經理 Mohd Noor Ali 表示,目前參與試跑的各大大道特許經營公司仍在與 Touch n Go 公司密切合作,以獲得參與試跑的大道測試使用者對於 RFID 系統的使用回饋。在 RFID 收費系統正式開跑前,這項技術還是有一些關鍵性的技術問題必須解決,他提到目前主要出現的問題就包括了電子錢包手機程式「當機」、系統意外重複收費/額外收費、系統收費了但收費站閘門無法打開、還有掃描速度過慢(小編時常遇到這問題!)等等。
有介於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也因此有關當局決定暫緩實行 RFID 收費系統的計劃,直到該系統出現的主要問題都一律獲得改進為止。RFID 的全名為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是一種能夠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的無線通訊技術,在導入這項技術以後 RFID 的收費站將透過貼紙讀取相關資料,並自動從中扣取過路費。相比 SmartTAG 所使用的紅外線技術,RFID 不但擁有更廣的接收範圍(RFID = 2米,SmartTAG = 1.5米),而且用戶也能以更高的時速通過電子收費站,甚至再也不需要任何閘門設計。
我國政府計劃在未來讓 RFID 全面取代目前所使用的 Touch n Go 及 SmartTAG 收費系統,最終目標是要取消國內所有收費站,透過 RFID 技術直接對高速駛過的車輛實施自動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