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新加坡推出了適用於巴士和地鐵的新型無現金支付方式,即刷手機和銀行卡可進站、乘車,現在又一波騷操作來襲,趕緊pick一下!
大家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在地鐵站找卡的時候
摸遍全身口袋
包包翻個底朝天
開始質疑自己的腦容量...
好不容易找到了
發現餘額不足
還得排隊充值...
昨日,一個喜大普奔的消息傳來~
5月14日起,新加坡小夥伴們可以
刷fitbit運動手環 乘坐地鐵、公交啦!
(截圖來源:todayonline)
而且手環直接綁定電子錢包
直接劃扣你銀行卡戶頭的資金
省掉了預先充值的步驟
從此跟排隊充值的大軍說拜拜~!
最重要的是
這種操作 很炫啊!
這項從2015年就發起的試驗計劃
近期終於落地實施~
是的,運動手環除了可以記錄
運動、睡眠、飲食等生活數據
還可以作為移動支付端使用
具體如何操作呢?
跟椰子一起來了解一下!
硬體要求
本次官宣的設備為
Fitbit品牌旗下三個型號的運動手環
Ionic,Versa和Charge3
目前只有這三款手環是支持Fitbit Pay的~
銀行卡方面,需持有
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的萬事達卡
軟體設置
手環和銀行卡齊備後
用戶就可在Fitbit的app上的
【Wallet】選項中
完成添加、刪除支付卡
設置默認卡、編輯付款方式
等一系列的操作了
溫馨提示:如果不慎丟失了設備怎麼辦?
可以在萬能的app上暫停卡的使用噢!
如何使用
只需使用fitbit手環輕觸地鐵讀卡器,
就能像使用普通的地鐵卡進行付款。
產品特點
其實,新加坡的老牌易卡通公司EZ-Link
早前就已推出過
類似功能的運動手環
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兩者都是利用NFC的原理
使得運動手環能夠像
普通卡片那樣通過輕觸進行付款
(EZ-Link手環示意圖)
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
EZ-Link的用戶在使用之前
必須先充值到EZ-Link錢包中
而fitbit只是一個第三方平台
不需要特意充值
使用時是直接從
綁定的銀行卡劃扣資金
安全性能
新型支付方式的面世
固然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
但運動手環畢竟不如手機智能
它的安全性有保障嗎?
(截圖來源:fitbit.com)
對此,fitbit在官網上做出了承諾:
將使用行業標準的標記化平台
確保用戶卡信息不會透露或共享
同時還要求用戶使用
4位數PIN碼進行額外保護
話說~
新加坡的地鐵系統幾乎覆蓋全島
被評為世界上最清潔的地鐵系統
如此便捷、高效又舒適
已經成為大部分居民
十分依賴的出行方式
(新加坡地鐵線路示意圖)
如果有些椰友對運動手環就是不感冒
還有哪些支付方式可以選擇呢?
1
單程票
遊客及短期停留人員的選擇
因為是一次性付費卡
費用相對較高
平均單程花費在2.4新幣以上
在各地鐵站
自助機器上即可購買
2
Ez-Link卡
2002年起就在
新加坡的地鐵和公交上使用
至今仍是本地居民中的首選
最貴的一趟費用為1.8新幣
除了乘坐公共運輸
還支持各種生活方式支付需求
如ERP收費,零售店購物,餐飲等等
可在地鐵人工窗口購買
需繳納費用12新幣
其中7新幣為卡內餘額
(示意圖)
3
Nets Card
2018年12月起
以NETS和威士的「免接觸式」卡
支付公共運輸車資
圖源:聯合早報
4
Master Card
2019年4月起
Master卡支持巴士及地鐵的付費
可直接使用「免接觸式」萬事達
信用卡或轉帳卡支付車資
(圖片來源:網絡)
5
Visa Card
據悉,Visa也即將開通此項功能
預期年內就可以實現
到時候持Visa卡的你
真是一卡在手,天下我有~
6
手機支付
只要你的手機具備NFC功能
也就是支持手機觸碰支付的話
綁定萬事達卡
上車也可以用手機刷車費
蘋果、谷歌、三星都可以哦
看完以上的介紹,你心動了嗎
是否也想體驗一下
地鐵環島游的感覺?
新加坡的公共運輸
提供了多種支付方式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
需求和喜好來選擇!
看夠了嗎?點擊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