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觸摸剛去世親人的身體 !絕不是迷信,事實勝於雄辯,不可以不看!

@ 2019-05-12

千萬別觸摸剛去世親人的身體 !絕不是迷信,事實勝於雄辯,不可以不看!

人去世8-16小時內,神識逐漸離開軀體,

此時逝者的感覺宛如老牛剝皮,異常痛苦,

一絲輕微的觸碰都會令逝者如千刀萬剮,生大憤怒,

一般8小時後神識完全離開,此時方可搽試、換衣、化裝等,

也有少數人16小時後才會完全離開……

人去世後全身冰冷,但唯獨有一個地方發熱,

8-16小時神識離開軀體後可觸摸判斷出逝者投生去那一道:

腳心發熱:地獄

膝蓋發熱:畜生

腹部發熱:鬼道(人死後大部分腹部發熱)

胸口發熱:人道

眉心發熱:天道

此為五道,因阿修羅五道皆含有,共稱六道。

頂門發熱:往生佛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瑞相:

身體柔軟如棉、頭頂門發熱、面色紅潤、散發檀香

(此香非人間那種,但可清楚聞到),火化後有舍利子或舍利花。

唸佛人此種瑞相全國各地無數,有心想見的人皆可親見。

事實勝於雄辯,誰雲佛法是迷信也?阿彌陀佛!

病人臨終時,家屬勿在病人面前相對而視,以免病人生起愛戀之情。

如家人信佛,唸佛時切不可帶著哭泣的音調,以免病人引起悲傷之心,

而失去正念也。家屬萬萬不可哭泣,致增情愛牽連煩惱痛苦,

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墮惡趣,豈不貽誤往生大事麼!

病人臨終前後,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

否則病人易失正念,會墮三惡道的。

病者氣絕之後,以神識尚未離去,仍然是有知覺的。

須經過一段時間,通身冷透,神識出離,壽、暖、識都離開了身體,方算死亡。

在氣絕之後,神識未去之前,心靈正是很痛苦的時刻。

且有因感傷往事而流淚的,

亦有因貪戀世間情愛子孫財寶而難割難捨的,

或有因心願未了竟遽然離世而悲傷苦惱的,

復有因冤屈未伸而不甘瞑目的,

故此時此刻,正是悲苦交集。若又被搬動,

又聞哭聲,豈不更使將去未去的心靈,

受極大的刺激,生者能這樣忍心害理嗎?

世人不知,認為氣絕就是死亡,往往因這種誤解而鑄成大錯,

病者家屬及孝順子女,不可不知也。

以一般錯誤舉動來說,隻要病人一斷氣,馬上就悲哀啼哭,

或撫摟病人而嚎啕,或任意搬動強其正寢,

或趁身體未冷先為之沐浴穿衣,或注射強心針,

或注射防腐劑,或方斷氣立即被送太平間,或當天被移殯儀館。

或更有兩三天即行火葬者。這些殘忍舉動,

對神識未去仍有知覺的病人,可算受盡慘毒虐待了。

生者所行所為,實貽害臨終人不淺,

將使死者痛苦墮落,愛之反足以害之,這是最可怕的。

殯葬儀式

1.停屍儀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

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2. 報喪儀式 :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

它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儀式:客死在他鄉的魂魄,

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

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4.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

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5.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

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6.入斂儀式: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

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

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7. 喪服儀式 :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8.出喪擇日儀式: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

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

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

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10.下葬儀式: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快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精彩文章:「尊重」看起來是禮儀,深究則是一種修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