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變天一周年 被叮滿包的希盟真的一無是處嗎?
希盟執政一周年,就算根據馬來西亞知名智庫默迪卡民調中心日前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馬國人對新政府和首相馬哈迪的滿意度直線下滑,但不能因此一筆抹殺希盟的表現,就算有「過」,還是有「功」。
根據民調,希盟今年1月的支持率有52%,但3月時只剩下39%。這是希盟上台以來,支持率首次跌破五成。調查也顯示,不滿意希盟施政者高達46%,這是希盟上台以來最高的。馬哈迪的支持率,則從去年8月的71%下降至46%。
前首相納吉夫婦正式被提控
回顧變天后的一年,最讓老百姓大快人心的肯定是逮捕了前朝首相納吉夫婦,接著一連串的搜家充公行動,搜出來的名牌包包和珠寶讓人「目不暇給」,還有這些奢華品的價值都讓人咋舌。
最高潮部分當然就是逮捕兩人和其他涉案者,並陸續將他們提控,雖然案件至今還在審理,還沒能如大家所願地將他們送入監牢,但能停止被視為貪得無厭的「盜賊」夫婦繼續蠶食馬國人錢財,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當然,送走了納吉夫婦,新政府會否用更高明的手法斂財,是個未知數,但至少把老百姓近年來恨得牙痒痒的納吉夫婦逮住了,還是可喜可賀,未來之事日後再說。
納吉夫婦正式被提控。(路透社)
一馬公司弊案被盜資金逐步討回
重啟調查一馬公司弊案,也讓馬來西亞拿回了在弊案扮演重要角色的劉特佐動用的不少馬國人血汗錢購買的資產,包括劉特佐之前擁有的私人豪華遊艇「平靜號」。至於至今仍無法逮住潛逃的劉特佐是一大遺憾,但能盡力追討這些資產,甚至全球通緝劉特佐,也讓馬國人感到滿意。
老馬日前受訪時也對美國與新加坡政府將歸還近2億2600萬美元(9億3600萬令吉)的一個大馬發展公司(1MDB)資金給馬國表示歡迎,但他希望政府最終能收回高達70億美元(280億令吉)的被盜用資金。
老馬表示還有許多被盜走的資金尚未被發現,目前找回的資金並不多,只有少於20億令吉。
拿回不多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停止這個無底深洞繼續加深,能拿回多少是多少,就當作是失而復得的驚喜。
「平靜號」最終以1億2600萬的價格出售給雲頂集團。(中國報)
信息透明化並重新檢討東鐵等大型項目
至於財政部長林冠英一上台就來個一兆國債的做法,引起兩極化反應,有人認為這影響了外資信心,打擊經濟復甦,但若繼續報喜不報憂,或選擇性揭露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隱藏讓人不快的消息,這不就和前朝的做法一樣?哪來的改變?哪來的透明化?
前朝留下來的手尾還包括和中國、新加坡等合作項目,老馬一上台就對馬中合作的「東鐵計劃」、新山森林城市(Forest City)發展計劃,還有馬六甲的皇京港等開刀,新加坡方面就是新隆高鐵,還有新柔地鐵等也喊停。
新馬合作項目目前還在探討中,但老馬在和中國合作的東鐵項目則廣獲盛讚的成就,美國長島大學波斯特分校經濟學系主任和教授帕諾斯穆都庫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在《福布斯》財經雜誌撰文稱:
「東鐵新協議對大馬首相馬哈迪而言,是一項巨大的勝利」。
穆都庫塔斯認為,馬哈迪已經兌現競選承諾,即重啟東鐵計劃,同時大幅降低成本。他表示,在這個被視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項目中,雖然北京所獲利益比大馬還多,但馬哈迪讓大馬得以避免掉入「一帶一路」所設下的債務陷阱。
雖然在野黨對東鐵路線變短以及取消文東站等大做文章,但能讓中方退一步,大幅減少計劃成本,還能取回前朝政府預付給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CCCC)未完成的東鐵計劃工程的10億令吉,就不能不給予肯定是對馬國有利的事。
馬國前財長達因作為馬國代表與中國展開談判,最終成功壓低成本和重啟東鐵計劃。(星報)
和中國關係改善並解決棕油銷路問題
二度訪華的馬哈迪也和中國總理李克強見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CFNA)和馬來西亞棕油理事會(MPOC)簽署棕油交易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將從今年至2023年的五年內,向馬來西亞購買190萬噸棕油。這項總額45.6億令吉(約15億新元)的交易,是馬哈迪這次訪問北京的首項重要成果。
這不僅扭轉了馬哈迪上台後因喊停馬中合作計劃,而讓外界一度擔心馬國將和中國交惡的看法,還讓馬國這些計劃因刪減成本和解決棕油銷路而得益,可說是希盟政府在外交方面贏得最漂亮的一仗。
這當中是否暗藏任何不為人知的交易條件則不得而知,但就已公諸於世的消息來看,無疑是馬國的佳音,起碼大大改善了馬國在合作項目中的不平等條件,也減低了國債加劇的風險。
馬哈迪(左二)出訪中國奠定兩國的棕油交易,右二為中國總理李克強。
打貪污成效顯著
以上這些宏觀經濟的成就或許對一些老百姓來說沒太大感觸,但就打擊貪污方面,相信每個馬國人都肯定有所感覺。這也從民調顯示的「對貪污的擔憂,則從2018年8月的33%下降到今年3月的23%。」得證。
老馬一上台就強硬打擊貪污,還以身作則向反貪會申報資產,雖然被不少人當作是在「做戲」,但老馬堅持從公務員開始打擊貪污的做法雷厲風行,在嚴厲取締後取得不錯的警惕效果。
自希盟執政後,就連普通老百姓也不敢隨便拿出過去習以為常的解決方法,也就是用「咖啡錢」避免收到交通罰單,或者作為要求官員「通融」的管道。
某天坐在咖啡店吃早餐,聽到鄰座的兒子不厭其煩地向父母強調說,新政府在打擊貪污,不要以為可以像以前一樣地用錢去解決事情,凡事要按規矩來做,不要亂來,否則會被捉。
其父母不以為然,就說:
「老馬不貪,但官員還是一樣,怎麼可能立刻變成清官?」
該兒子說:
「官員就算還是想貪,但擔心給錢的老百姓會密告自己受賄,為了避免惹上麻煩,當然不敢拿啦,還會舉報你行賄,博取好名聲呢。」
旁人聽聞忍不住點頭的不在少數,更有人笑稱不能用「咖啡錢」後生活諸多不便,可見在打擊貪污這一塊確實有明顯效果。雖然有人看衰這樣「清廉」的阻遏效果不能長久,但對凡事都能以「咖啡錢」疏通的馬國來說,真的是一大躍進。
馬國貪污問題在政黨輪替後有減緩趨向。(路透社)
就一周年來看,希盟在這些方面還真的有在做工,當然這些都是公開的信息,能否持續或平穩進步,就得看老馬領導的內閣在剩下的4年時間是漸入佳境還是不進則退了,是否淪為一屆政府,就看希盟自己爭不爭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