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靈異事件!「鬼媽媽竟煮飯給女兒吃」!2位小女孩的供詞,讓員警全嚇傻!至今仍無法解釋!
香港九龍城寨簡單來說,它是一個英國和中國都聲稱自己擁有主權的圍城,
它吸引許多移民和投機分子,也是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
它既是癮君子和黑社會的地盤,也是生意人和學齡孩童的家。
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1995年8月於城寨遺址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八十年代初期,當時九龍城寨未拆除的某個夏天,
城寨內的某棟樓傳出惡臭味,
由於城寨內環境本來就惡劣,裡頭的魚蛋工場總是傳來臭味,
據傳當年的魚蛋與魚片全用死魚來製作,所以連續幾個星期都沒有人理會。
一直到盛夏八月時節,臭味實在是太強烈,味道來自四樓的一個住家。
最後有房客難忍惡臭而報警,警員於是到場調查。
當警員去到四樓該住家門口時,已經肯定臭味是來自裡面,
其中一名老差骨(資深員警)更肯定地指出這是屍臭味。
警員大力敲門,卻沒有人應門,正當無計可施之際,
在惡臭之中,竟然傳來陣陣飯香,夾雜著臘腸香味。
警員認定住家內一定有人,所以繼續敲門。
最後終於有一名年約六、七歲的小女孩來開門,
屋內頓時湧出極度惡臭,一名警員當場嘔吐不止,
另一名警員問小女孩家中有沒有大人,
女孩回答說,「媽媽身體不舒服,在房間休息」,
小女孩隨即開門讓兩名警員入屋。
進入小小的房間後,
警員一看,就看見到全身發黑,還流出屍水的女屍躺在床上。
屋內有兩名小女孩,除開門的小女孩,
還有一名年紀較輕的小女孩正在做功課,
兩人似乎無視屋內的惡臭和屍體,
開門的女孩更說,媽媽說她不舒服,叫我們自己吃完飯後去學校。
警員在廚房發現剛剛煲好的臘腸蒸飯,便問小女孩是誰弄的,
小女孩竟答是媽媽做的,
剛剛做好之後,媽媽才轉身走入房間休息,
過沒多久就聽到警察叔叔來敲門。
警員調查後發現,兩姊妹的媽媽是非法入境者,
一直居住在城寨內沒有外出,其爸爸早就棄母女於不顧,
街坊亦從來沒有見過她們有任何訪客或朋友,
可以肯定不會有人願意在一個有腐爛屍體以及屍臭難聞的地方做飯給兩姊妹吃,
而且臭味已傳出個多月,有成年人的話亦不可能置之不理。
兩姊妹更從頭到尾,都說是媽媽做飯給她們吃。
兩姊妹最後被安置在一個慈善團體,
期間從來沒有親友來探望,到底是誰在照顧兩姊妹?
而臘腸蒸飯又是誰做的?
九龍城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官方鹽場,
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
清朝政府於1847年擴建該地為九龍寨,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遙相望。
1899年前的九龍城寨,仍歸清朝駐軍管轄,地位相當於今日的中國領事館。
直到1899年5月英軍入侵,趕走城內的清朝官員,
之後城寨一度荒廢,幾乎無人居住。
二戰期間的日軍為了擴建渠道,拆毀了九龍城寨的古城牆。
二戰之後,國民黨退居台灣,共產黨不理會香港,
英國又無權進入九龍城寨,讓九龍寨城變成「三不管」地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批華南居民逃難來港,入住九龍寨城。
九龍寨城從此人多雜亂,成為黃、賭與毒等犯罪行為的溫床。
直到1973年,香港政府派出超過3千名警察強行進入城寨掃黑、掃毒和掃黃,
城寨內的治安才開始好轉。
城寨內有各式小型工廠,四百多間商店,已自成一國。
1987年1月14日,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城寨的協議,
著手遷徙居民,並將原址改建公園,
承諾儘量保留城寨原有的建築特色。改建後的九龍城寨公園被劃入香港,屬於九龍城區。
精彩文章:愛吃絲瓜記得要收藏,學會這樣做絲瓜,不發黑還特別鮮嫩,超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