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國出席中國大型經濟會議,這國卻兩度拒絕,終於說出了原因?

@ 2019-05-08

2017年,29國代表出席了中國的經濟會議,而4月底剛剛結束的第二屆會議規模則更大,聚集了37國代表,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主要金融機構也參加了此次會議,但有一個國家卻兩度拒絕了邀請——印度。對此,印度終於在一周後作出了解釋。

據俄衛星通訊社最新報道,對於在過去兩年內兩度缺席中國大型經濟會議一事,印度駐華大使表示,印度的缺席並不影響中印之間的經貿合作,但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不符合印度「優先經濟事項」的標準。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作為中國項目的重點工程之一,中巴經濟走廊價值高達600億美元,旨在通過公路、鐵路和能源網絡,將中國西部與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喀拉蚩,以及西南部的瓜達爾港連接起來,藉助中國強大的經濟輻射力拉動巴基斯坦的發展。

然而,巴基斯坦卻有一個以超越中國為目標的「鄰居」——印度,再加上印巴長期以來都存在著不少分歧,印度的不滿,其實並非意料之外,只不過印度似乎快要被「醋意」越過了理智。

自2014年以來,印度總理就許下了「以更自由的經濟發展來保障更快速的經濟增長」的承諾,並將目標設為:在2030年之前將印度打造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如今五年過去了,印度雖然取得了年均GDP增長率約為7.5%的驚人成績,但近日印度央行行長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議上透露,要想真正減緩貧困的程度,印度未來的經濟增速要達到8%左右。

再加上近日美國取消伊朗原油買家的豁免,迫使印度不得不減少購買伊朗的低價原油,轉向其他石油供應國,印度的經濟負擔比以往都要來得更重。

顯然,儘管印度的確有著和中國相似的人口紅利和需求,但當下印度經濟的內憂外患並不少,如果一味拒絕中國的經濟機遇,印度恐怕只會離超越中國的目標越來越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