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統主席阿末扎希說,巫統無法與希望聯盟合作,因為政府的態度就只是在找出國陣政府的過錯。
他指出,希盟形容國陣是沒有能力治理好國家的政黨,不過,當希盟奪取政權執政後,大多數的工作就只是重新包裝前朝政府的工程和政策。
「國陣受千夫所指,指我們賣國欺民等等,但最後希盟所做的,不僅僅是重新包裝國陣的工程計劃,政策也被易名。」
「人民感覺到今天的政府並沒有做得比以前的國陣多。」配合第14屆全國大選一周年,阿末扎希接受《透視大馬》訪問時,針對巫統是否有意與希盟合作,扶助資歷淺的內閣時,如是回應。
重新包裝的國陣計劃包括一馬援助金(BR1M)改為生活援助金(BSH),聯邦直轄區可負擔房屋(Rumawip)易名聯邦直轄區住宅(Residensi Wilayah),一馬人民商店(KR1M)改成Hope Mart便利店。
一馬診所也被保留並易名為社區診所,鄉區發展暨治安委員會(JKKK)改成鄉區社區管理理事會(MPKK)。
甚至前首相夫人羅斯瑪創辦及推動的國家學前教育計劃(PERMATA),之前雖然受到希盟強烈抨擊,現在被重新包裝,改名為「天才計劃」(Genius)。
無論如何,阿末扎希說,重新包裝國陣計劃及政策並不成課題,最重要的是人民從中受益。
為此,阿末扎希要求希盟政府,不要再以負債作為無法履行對人民承諾的藉口。
「任何一個接管前朝的政府肯定會負起所有資產和債務。必須接受這個事實。這是國家的責任。指國債高完全是因為幾個因素也不對,而國債只有6860億令吉,並不是希盟指的一兆億令吉。國際金融機構也證明這一點。」
阿末扎希補充說,希盟必須接受事實,國家今日的財務狀況是因為他們廢除消費稅所致。
「他們現在面對的情況,就是以銷售與服務稅取代消費稅是錯誤的決定。我想,他們開始看到前朝政府所做的,並不是全都不好。」
執政一甲子何以倒台? 扎希:國陣因仇恨文化落敗巫統主席阿末扎希認為,國陣於上一屆大選落敗是基於反對黨製造對政府及納吉的仇恨政治。
「當仇恨文化被強烈灌輸,它將會真正侵蝕人的理智。」「這就是當時的情況,反國陣的聲浪已經形成。納吉最後在北根的演講提出很多不在國陣競選宣言的承諾,但已無補於事。」
「換政府的感覺非常強烈,而必須承認的是當時的反對黨集中火力攻擊納吉。他們已(對他)埋下仇恨,而且非常奏效。」
阿末扎希也是峇眼拿督國會議員,是於5月3日在加影辦公室接受《透視大馬》針對希盟執政一周年一事,這麼指出。
在這坦蕩的訪問中,66歲的阿末扎希談及為何國陣在執政61年後首次失去政權。
「儘管我們知道有(負面)的暗涌,但我們覺得沉默的大多數依然與國陣同在。」
「或許,這是我們看不到的,但是巫統的勝利非常明顯,儘管國陣落敗。」
「另一股政治勢力已經形成,而我們必須接受及根據憲法移交政權。」
採訪節錄:
問:你覺得國陣會在第14屆大選落敗嗎?
答:在選舉前我們做了數個實證研究,也有結構化涵蓋交叉目標群體和觀察的問卷調查。
儘管還是有(負面)的暗涌,但我們覺得沉默的大多數依然與國陣同在。
可能,有我們看不到的研究,但是巫統的勝利非常明顯,儘管國陣落敗。大選成績顯示,我們只贏得79席,相較反對黨的113席。
另一股政治勢力已經形成,而我們必須接受及根據憲法移交政權。任何贏得大多數議席的政黨將執政。
雖然,有些單位預測在國陣落敗或會發生暴動,但這並沒有發生,民主真正在5月9日發生。
問:你認為反政府情緒的原因是什麼?
答:反對黨帶出很多生活成本問題,他們承諾會降低油價和免除高教基金及聯邦土地局的貸款。
而這些被玩弄的課題中,現任政府也仍無法解決及依舊存在。
問:一馬發展公司(1MDB)和首相不受歡迎不也是第14屆大選非常關鍵的課題嗎?
答:儘管一馬發展公司反對黨來說是非常大的課題,但是對基層來說這不是個大問題,他們對國家領導問題也有一樣的感覺。
更貼近人民的是生活開銷問題,當他們承諾可以改進人民的生活,他們改變他們的政治立場。選民希望隨著換政府,生活素質也能夠相對獲得改善。
問:為什麼在國陣執政時期有高企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生活成本仍是個非常大的課題?
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生活成本有上升趨勢,但並不如現在高。這顯示,當稅制從消費稅(GST)換回銷售及服務稅(SST),物價依然沒有任何改變。
當稅制改變,消費者物價指數甚至約趨提高。
而這也影響了國內外投資者的信心進一步下滑,令國內生產總值急劇下降。儘管表面仍然強勁,但是投資者的信心已經下滑。
同時,國民收入也隨著GST取消而減少,SST的稅收無法像GST般,為國家帶來400億令吉的收入。
人民期待的降低成本等,現已轉換為憤怒。
一項調查顯示,他們的支持率已從80%跌至39%。人民面對的現實是,經濟沒有成長,而生活成本依然高企。他們選前的希望也沒有真正實現,生活成本問題依然存在。
問:你競選期間是否感覺國陣會落敗?
答:很多受用的研究都沒有預測到這股暗涌,只有一項獨立調查顯示反政府情緒非常強烈,政府曾在最後一分鐘採取行動,但是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