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在農村有著各種各樣的職業,我們都聽說過媒人,在古代很多人結婚都是由媒婆撮合的,在過去農村也是這樣,媒人可謂是撮合了一對又一對,保人和中間人我們可能也聽過,有句俗語就與這三種人有關係,「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中」指的是中間人,中間人就是調節雙方矛盾的人,古代「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鄰里之間難免會鬧出矛盾,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就需要中間人來調解了。中間人口才必須得好且能明辨是非,吵架雙方往往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中間人不能明辨是非,話偏的時候就會得罪其中一方,更糟糕的時候雙方都得罪了,所以中間人吃力不討好,和和事佬一樣,自己沒落點好還得罪別人。
「保」指的是保人,古代有很多人借錢,現在借錢很多人都會走法律程序,古代就需要一個人做擔保,讓你出面擔保把錢借給需要錢的人。可是保人都是要承受風險的,如果借錢的人按時還了好說,如果借錢那個人欠錢不還,你夾在中間可謂是很難受的,因為別人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把錢借給那個人的。倘若借錢那個人出現什麼問題的話,作為擔保人是要負很大的責任的。擔保人做的都是關於金錢利益的事情,如果事情具有不確定性最好不好做,不然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不做媒人三代好」呢,媒人這個行業可謂歷經了很久,各朝各代都能見到媒人的身影,媒人撮合成一對的時候都會收到一方的禮。正因為這樣,很多媒人會昧著良心賺錢,為了多收錢多收禮,可謂是連哄帶騙,沒有一點道德,有的媒人會瞞著對方那一方的身體缺陷,等到洞房的時候就露餡了。有的新人結婚後沒過多久就過不到一塊了,這時候都會把過錯推給媒人。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有的媒人毀人一輩子幸福,所以說不做媒人三代好,這可是老人的經驗總結。
這句俗語在現在也依舊很適用,有些損人不利己,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最好不好做。了解更多民間俗語,請關注顛覆歷史,帶你領略俗語的魅力,感受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老話說的沒錯,每當你生活遇到困難,生意碰到坎坷,身邊一團亂麻毫無思緒的時候,來看看老祖宗給你留下的寶貴財富,或許能夠給你很大啟發。
不管你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免不了和人打交道,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鄉里鄉親之間的來往必不可少,因此複雜的人際關係之間,有些事情總歸難免少不了人作個見證。但是關於這些事情做中間人或者保人的卻很少有人去做。「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沒煩惱」。並不是單單字面上意思,不做這些事就沒煩惱了?並不見得,這句話意思其實是說做「中人」「保人」麻煩事多。自古以來「舅舅」最難做,媒人難當,說的就是這個夾在中間承上啟下的人。一但說是出了點事情,那就是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做中間人呢?有些事情在村裡是鄰里之間的矛盾化解不開,往往就需要一個中間人出面調停,可是中間人要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話,甚至會出現反效果,弄的個兩頭不落好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光如此,很多還有兄弟之間的矛盾,這就更難斷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往往這種情況父母都不好辦。然而夫妻之間有矛盾,如果女方有弟弟的話一般是弟弟以「小舅子」的身份出面調解。為什麼小舅子最公允呢?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姐姐或者妹妹過得好,另一方面姐姐既然嫁出去了,有些事情還得為男方家裡考慮。
保人就不用說了,明擺著的苦差事,談到借錢,如果沒有抵押的話,就找個熟人擔保。有些人是因為朋友義氣,朋友情面,江湖義氣。有句話叫做人在家中坐,債從天上來,莫名其妙的就要承擔連帶責任了。所以說,願意替你做擔保的,要麼是真愛,要麼是真傻。
不做媒人三代好,媒人最早出現在《詩經》,其實媒人在中國古代的地位還是挺高的,一定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無論是在電視里,還是現實生活中媒婆嘴裡的姑娘或者小伙子無一不是百里挑一的,如果有,那就是萬里挑一!其實媒婆也不好當,你說介紹的兩人,從之前的毫無交集到最後生活在一起,期間難免會後磕磕碰碰,說這個不好那個不順的,扯著扯著難免會扯到這個做媒的中間人:媒婆。女的就會說。當初媒婆不是說你勤快嗎?瞧瞧你現在,臭襪子塞沙發里糊弄誰呢?男的就會說,也沒見你跟媒婆說的一樣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啊。
這還是好的更有甚者脾氣不和鬧出大矛盾的新聞里也是比比皆是。俗話說的都有道理,這些事情非能人不能勝任。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高危職業」了。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再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