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王大爺得冠心病多年了,長年需要服用藥物。他有個習慣,每次服藥喝水時都用一大杯水送下藥片,而且喝得很快。最近一次王大爺服藥時嗆著了,頓時呼吸困難、冠心病突然發作,幸虧送醫及時才化險化夷。
火箭軍總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郭志紅說,王大爺的錯誤就在於服藥時喝水過多、過猛。喝水方法不正確很容易導致危險,心臟病人尤其要牢記「五不宜」。
不宜過猛。心臟病人喝水太猛,會使心臟負荷過大,出現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喝水時千萬不能一鼓作氣全喝掉,要一口一口慢慢喝。
不宜過多。心臟病人服藥喝水以200~300毫升為宜,小口喝下,每天可少量多次喝水。
不宜過燙。建議平時喝30~40攝氏度的溫開水。吃飯喝湯時也一樣,剛出鍋的羹湯別馬上就喝,稍微放涼一會兒,再用勺子舀著喝。
不宜過勤。心臟病人應採取少量、多次、勻速的間斷補水方法,即每隔2~3小時適當飲水,每次200毫升左右,尤其睡前、半夜醒來和晨醒這3個時段,要喝水100毫升。
不宜過涼。進入夏季後,人們都喜歡喝冰鎮飲品、吃冰西瓜來解暑。但有心臟疾病的人,最好別吃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和食物,否則會增加心率、加大心臟耗氧量,有誘發心律失常、心絞痛的危險。
原創 醫學原創故事會 2018-03-28 16:00:53
冠心病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所以它的根本原因是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從而導致狹窄或閉塞,從而引起心肌的缺血缺氧。
冠心病的高發人群是40以上,我們都知道很多原因會導致冠心病的發生,比如遺傳,飲食,性格,抽菸,酗酒等等。
第一,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對身體有益,是因為它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對心臟有保護作用,能夠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茶油,橄欖油等。
第二,低鹽高纖維食物,鹽對心臟的傷害非常大,高鹽會導致鈉水瀦留,升高心臟負荷,而高纖維素的食物,則能夠穩定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這類食物主要見於新鮮蔬菜和水果。
第三,豆製品,豆製品能夠保護心臟,這是因為豆製品中亞麻二烯酸,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液的粘滯性,豆油也是一種不錯的食用油,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有很好的幫助。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冠心病已經超過癌症,成為威脅健康的頭號殺手,雖然冠心病的發生與很多因素相關,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膩性食物攝入過多。
一天兩天可能沒感覺,但時間長了,就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預防冠心病,主要要做好四點。
第一,戒菸戒酒,避免油膩食物的攝入,低鹽。
第二,適當進行體育鍛鍊,提高血管和心臟的耐力。
第三,保持樂觀的心情,精神壓力,焦慮和抑鬱也會誘發冠心病。
第四,使用調整血脂的藥物,如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能夠穩定動脈斑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