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拿祖傳金釵做鑑定,專家看到金釵上字猛抬頭,急問:您父親是?

@ 2019-05-05

北京市最後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引起了當地許多市民的注意。這件事的源頭還要從一位老太太講起,這位老太太衣著樸素,看著並非大富大貴之人,有一天老太太手裡拿著一枚金光閃閃的金釵去典當行進行檢驗,結果使眾人感到非常詫異。對老太太的身份表示疑問。

事情起源還要追溯到清朝末期開始講起,中國的最後的一位皇帝——溥儀,在清朝還沒瓦解之時,他曾納過一位妃子,這位妃子相貌雖不出眾,但是有才學,得到溥儀的刮目相看。

溥儀的其他正宮皇后溫柔美麗,同樣深得溥儀喜歡,但是她們之間爭吵不斷,而有學問的文繡妃子並不會嫉妒、吃醋。還曾經對溥儀耐心勸說,想讓溥儀擺脫各種束縛,不做任人擺布的皇帝。因此二人的姻緣便從此斷了,此後再無瓜葛。

這位妃子從溥儀的身邊離開後,到偏遠的地方做起了教書和寫文章的工作。寫文章就要與報社打交道,而劉振東當時恰好在為國民黨服務,與報社有聯繫,於是就認識了文繡。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認識不久後就結婚了,但是幸福美滿的生活最後隨著文繡的病逝而結束,文繡把自己寶貴的金釵留給了自己的丈夫。

後來共產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之前效忠於國民黨的劉振東成為了為人民服務的清潔員。那位老太太是劉振東和他前妻的女兒,劉振東去世後,那枚金釵自然也就成為傳家之寶留給了女兒劉貞蓮。

現在看來,這位普通老太太有這麼珍貴的金釵,也就不會感到那麼詫異了。這枚金釵價值不菲,歷史價值和金釵自身的價值都是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由於金釵上鑲嵌了一枚宮廷里專有的綠松石,更是讓這枚金釵錦上添花。

劉貞蓮手持這枚金釵去找專家鑑定,在引起專家詫異之時,不禁使人們更多的了解了這段歷史故事。這枚金釵的市面價值,據相關人員初步了解得知,已經超過了400萬,其金釵背後的歷史價值更是無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