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才離婚,你就來要房給弟弟結婚?」「等你們離婚三年了」
作者:三點/原創
以前,她有段時間確實是相信父母之所以當初拆散她的姻緣,是為了她著想。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這是他們的說辭,而她則真的信以為真。後來的婚事也是家人為之安排的,勉強沒幸福是一方面,她父母這麼安排也另有目的,總之,對於這段婚姻她有說不出的苦。
人生,一環套一環,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局,她明白自己錯得太離譜,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對父母言聽計從,斷送了自己的人生。
艾菲在自己讀大學的時候便戀愛了,因為男朋友的家庭距離她的老家相隔太遠,她父母死活不同意,怕她遠嫁。當時兩口子苦口婆心勸說她,力數遠嫁的種種弊端,將他們認識的那些親朋戚友之中,所有遠嫁過得不好的女人,全都擺出來當成反面教材。
當時她還不肯就範,父母便在老家安排相親,將她騙回來。這樣還不算,原本她是迫於無奈前去應付一下,沒想到她母親私下拍了照,然後使指別人偷偷發到她男友手機上。當然,經過一番添油加醋的描述,就變成了她沒安心跟對方談戀愛,心裡有別的打算。
就這樣男友二話不說便轉身離開了,無論她如何解釋,對方都不願再聽。利用如此巧妙的手段,她母親成功拆散她的愛情,在她萬念俱灰之時,又巧舌如簧安排她與前夫相識結婚了。
如果之前她明白自己母親在自己的戀愛與結婚過程當中扮演的角色,也許會憤然抗爭,別說會乖乖嫁人,就連會不會留在家鄉也是未知數。
只是她哪裡會得知這些事情,這也是她婚後好久才由她與知情者談及此事,自己漏了口風才得知的,只是當時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她也無可奈何。
如果只是為了保證女兒不遠嫁,才使出這樣一種詭計的話,雖說出於父母私心,但多少還能圓得過去。問題是,他們在面對自己女兒的婚事上,還是秉持了這種自私的理念,從一開始的彩禮環節,她娘家的做法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
她們當地的彩禮,按照一慣的風俗,男方家給女方家8-10萬,女方家準備嫁妝6-8萬,大體相當。可她娘家堅決要20萬彩禮,說是自己女兒大學畢業,條件優秀,相貌出眾,工作也好。而且這樁婚事是他們兩口子竭力促成的,因此男方家得懂得感恩。
男方家父母不同意,提議要是這樣,女方家的嫁妝也得按照這種水平酌情增加,她父母明確表示自己家不會準備嫁妝,同意婚禮就舉行,不同意雙方一拍兩散,各自再尋下家。這簡直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商業訛詐,他們的底氣就來源於未來女婿對自己女兒相當中意。
果然,當時她前夫由於很喜歡她,自己拿出積蓄付了這筆錢,她娘家悉數扣下,沒為她準備一分錢嫁妝。事情做到這種份上,她也明白家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再加上自己中意的戀人也告吹了,只想趕緊找個人嫁了,離開這裡,重新開始,就這麼結了婚。
沒在感情基礎,但又讓對方付出了不菲金錢的婚姻,可能一開始就註定存在相當多隱患,儘管她是打定主意要跟對方好好生活,但是由種性格及感情方面的原因,矛盾還是會慢慢積累。
婆家認定她家貪財,自然對她沒什麼好臉色,自打她嫁過去之後,她丈夫的錢就掌握在婆婆手中。老人一句:「誰知道你打什麼主意,有其父母必有其女。」
就堵得她沒理由反駁。雖說口頭不說,她丈夫心裏面也是認同自己父母的看法的,當初她父母的嘴臉昭然若揭,也怨不得對方不起疑心,怕她拿自己家的錢去填她那對愛錢如命的父母。人一旦起疑,有了防備,一點小事都會引發矛盾與爭吵,再加上原本就感情淡薄,沒多久,兩人便同床異夢,連貌合神離都談不上,已經十足如同陌生人了。
三年婚姻,她全都靠自己獨立,沒有從丈夫身上得到一絲半點經濟上的支持,就這樣最終還是走到了離婚的地步。她已經受不了對方一家人永遠拿防賊一般的態度對待自己,而對方也改變不了這種既成的觀念。
愛淡情馳,再加上期間她又沒有生育孩子,婆家更是反感,這個男人後來也有了新的選擇。她也談不上傷心,反正就此離婚走人,心底里暗暗鬆了一口氣,覺得這也是一種解脫,以後的人生,屬於自己了。走出婆家之時,她帶走了自己買的房子,還有一輛車,想著以後的生活不會太差,至少她並非頭無片瓦,身無長物。
沒想到,才離婚沒幾天,她媽媽就向她討要她名下的房子,說是要拿來給她弟弟結婚用。當時她悲從中來,問道:「媽,才離婚,你就來要房給弟弟結婚?」「等你們離婚三年了。」對方笑著說道。
原來,一計連著一計,而她,永遠是父母手中的一顆棋子。她的人生幸福與否,他們半點也不在乎,能為娘家帶來什麼好處最重要。
她藉口說房子的事還有些環節處理好,拖延了一段時間,也沒跟自己母親爭吵。只是趁她離開之後,決定轉手賣掉,然後帶著錢前往一個家人並不知道的城市重新開始生活。這樣的娘家,離開也罷。
他們的養育之恩,在拆散她的戀情,獲得她的彩禮之時已經還清了,當然,這段傷痕累累的婚姻,以及最終註定的破碎,也是拜他們所賜,就算是債,做到這種程度也夠了,餘生,她將為自己而活。
三點評價:
無情無義,反而是最容易走出來的一種情況,猶豫的成分可能更加少。父母對於兒女,就算做不到一碗水端平,至少對方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虎毒不食子。
做到這種地步,還自以為計謀深遠,將兒女的終生幸福,當成一種可無限為自己帶來利益的生意在步步為營,精心布局,置他們的人生於無物,一心只盤算能否從中獲得好處,還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這種娘家,比豺狼虎豹還狠,根本不需要再為之操心了,一點點的不理智,又將陷入無限循環。不如遠走高飛,讓他們徹底斷了念想,也算是「打開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人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可能會通往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