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一杯水,加了糖便是甜的;加了醋便是酸的。婚姻生活過成幸福還是痛苦,全在於生活中的經營以及處理好複雜的家庭矛盾。在紛雜的矛盾中,婆媳關係是影響婚姻的關鍵因素。很多女人剛結婚的時候,覺得婆婆對自己還不錯,婆媳相處倒也融洽,可一旦有了孩子,所有的「美好假像」如一面鏡子碎了一地,照出了人心的善良與醜陋。
看來婆媳關係真是永恆不變的話題。
不過我有個朋友貝貝媽就沒這個煩惱,她有一位美國婆婆,但中國媳婦和美國婆婆相處的卻是其樂融融。
她給我講了很多她婆婆帶娃的故事。
圖片源自電影 Crazy Rich Asian
古往今來身邊已婚女性朋友吐槽婆媳關係好像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
我遠嫁美國後,這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好奇的問過我和我的美國婆婆相處的怎麼樣,有過什麼樣的矛盾?
中國婆媳相處好不容易,那美國的婆媳怎麼相處呢?
我其實覺得婆媳關係這事兒還是很大程度上受很多個體因素和具體案例影響的,我所經歷的婆媳關係根本無法代表美國整體社會的婆媳關係狀況,但是我想說,我是運氣極好的,因為有一個很棒的婆婆。
2017年冬,我的婆婆和我四歲的女兒
首先沒什麼婆媳矛盾是因為,我自身的婆媳交集遠遠少於國內的朋友們。美國人18歲後離開父母經濟支撐,自己獨立生活,還真不是什麼電影裡騙人的段子。
在美國的六年生活,我們也只是在逢年過節,親人婚禮或畢業典禮上見面。
有朋友非常疑惑的問過我,你生了小孩,你婆婆不幫你帶娃?騙人的吧?你自己怎麼搞?
長話短說,娃是我念書時候生的,我還真的沒有坐過一天月子,都是一切自力更生,當時開始還是一邊念書一邊帶娃,最後畢業後要參加工作了實在沒辦法就在娃九個月大的時候送了日托全托,每天上12個小時,解決了一切大問題,缺點就是嚴重燒錢。
這不僅是文化差異,也有個體因素。
我也明白國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積極且很樂意接手幫忙帶娃的,但是在美國的大環境是很多年邁父母希望享受自己的老年時光。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對婆婆幫忙帶娃這事情是不期待的,所以也不會有任何失望。
我覺得因為少了國內那樣的24/7和婆婆相處居住,自然也幾乎沒有任何矛盾可說吧。
再說,即使是和自己的媽24/7相處都難免會有矛盾,更何況和其他人了。
其次呢,我婆婆的自身修養使得她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媽媽,她知書達理,做任何事情都是事無巨細井井有條。
好幾十年前,我婆婆大學畢業後來了華盛頓在國會山作文秘工作,工作時認識了我公公,婚後她生了一共五個小孩,全部都是她一手帶大。
在第二個小孩出生後,因為無力承擔日托費,所以婆婆辭掉了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公公後來換了工作,由於新工作原因,有一段時間需要長年在海外打拚,婆婆在家一個人帶五個娃,每天除了照顧小孩日常生活外,她還每天檢查每個小孩的功課並輔導。
我老公說他回想起來,當年他媽媽每晚上都會守著所有小孩檢查作業,做數學練習和寫作,雷打不動。
因為這個家裡,「教育「 是放在首位的。
就像其他美國中產媽媽一樣,她也是要求每個小孩學會一樣樂器,每個小孩參加一項團體體育運動。每天小孩放學後她就成了全職司機開車不停的接送娃去參加各種活動。
所以呢,她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全職媽媽。當然回報就是,家裡五個孩子都算是名校畢業,有哈佛,耶魯,霍普金斯的,也有飛行員和海軍軍官。
全職媽媽這個職業以前在國內還是帶有些許歧視色彩的,可是呢,在美國真的是無限崇高的一份工作。
去年暑假,婆婆帶我四歲的女兒一周,她詳細記錄了每天我女兒的讀書情況
在美國六年了,我也從我這個婆婆身上學到了很多。
婚姻就像一杯水,加了糖便是甜的;加了醋便是酸的。婚姻生活過成幸福還是痛苦,全在於生活中的經營以及處理好複雜的家庭矛盾。在紛雜的矛盾中,婆媳關係是影響婚姻的關鍵因素。很多女人剛結婚的時候,覺得婆婆對自己還不錯,婆媳相處倒也融洽,可一旦有了孩子,所有的「美好假像」如一面鏡子碎了一地,照出了人心的善良與醜陋。
看來婆媳關係真是永恆不變的話題。
不過我有個朋友貝貝媽就沒這個煩惱,她有一位美國婆婆,但中國媳婦和美國婆婆相處的卻是其樂融融。
她給我講了很多她婆婆帶娃的故事。
圖片源自電影 Crazy Rich Asian
古往今來身邊已婚女性朋友吐槽婆媳關係好像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
我遠嫁美國後,這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或多或少好奇的問過我和我的美國婆婆相處的怎麼樣,有過什麼樣的矛盾?
中國婆媳相處好不容易,那美國的婆媳怎麼相處呢?
我其實覺得婆媳關係這事兒還是很大程度上受很多個體因素和具體案例影響的,我所經歷的婆媳關係根本無法代表美國整體社會的婆媳關係狀況,但是我想說,我是運氣極好的,因為有一個很棒的婆婆。
2017年冬,我的婆婆和我四歲的女兒
首先沒什麼婆媳矛盾是因為,我自身的婆媳交集遠遠少於國內的朋友們。美國人18歲後離開父母經濟支撐,自己獨立生活,還真不是什麼電影裡騙人的段子。
在美國的六年生活,我們也只是在逢年過節,親人婚禮或畢業典禮上見面。
有朋友非常疑惑的問過我,你生了小孩,你婆婆不幫你帶娃?騙人的吧?你自己怎麼搞?
長話短說,娃是我念書時候生的,我還真的沒有坐過一天月子,都是一切自力更生,當時開始還是一邊念書一邊帶娃,最後畢業後要參加工作了實在沒辦法就在娃九個月大的時候送了日托全托,每天上12個小時,解決了一切大問題,缺點就是嚴重燒錢。
這不僅是文化差異,也有個體因素。
我也明白國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積極且很樂意接手幫忙帶娃的,但是在美國的大環境是很多年邁父母希望享受自己的老年時光。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對婆婆幫忙帶娃這事情是不期待的,所以也不會有任何失望。
我覺得因為少了國內那樣的24/7和婆婆相處居住,自然也幾乎沒有任何矛盾可說吧。
再說,即使是和自己的媽24/7相處都難免會有矛盾,更何況和其他人了。
其次呢,我婆婆的自身修養使得她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媽媽,她知書達理,做任何事情都是事無巨細井井有條。
好幾十年前,我婆婆大學畢業後來了華盛頓在國會山作文秘工作,工作時認識了我公公,婚後她生了一共五個小孩,全部都是她一手帶大。
在第二個小孩出生後,因為無力承擔日托費,所以婆婆辭掉了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公公後來換了工作,由於新工作原因,有一段時間需要長年在海外打拚,婆婆在家一個人帶五個娃,每天除了照顧小孩日常生活外,她還每天檢查每個小孩的功課並輔導。
我老公說他回想起來,當年他媽媽每晚上都會守著所有小孩檢查作業,做數學練習和寫作,雷打不動。
因為這個家裡,「教育「 是放在首位的。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