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5分鐘,跪一跪就可以幫助消化、恢復精力

@ 2019-05-02

金剛坐姿是瑜伽坐姿中極其常見的姿勢。不僅僅是因為它是瑜伽坐姿中重要的一個姿勢,更是因為它本身也具有禮儀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金剛坐姿怎麼坐?

金剛坐姿有什麼益處

金剛坐姿很好的刺激到了胃經,飯後練習金剛坐姿可以有效幫助消化;

對於胃酸過多、胃潰瘍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金剛坐姿能夠促進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可以預防風濕關節等症狀;

金剛坐姿對於骨盆區域的肌肉有很好的鍛煉,非常適合女性產前的練習;

金剛坐姿可以幫助生命之氣—Prana向上調動;

恢復身體的活力,平衡身體的能量,增強身體穩定和平衡性。

適合冥想的體式,對於坐骨神經痛等很難做到蓮花坐姿的人來說,金剛坐姿是很好的冥想體式。

金剛坐姿的練習方法

跪姿準備,將小腿和腳背平放在地面上;

雙膝蓋併攏,小腿併攏,肌肉向內,讓腳後跟也盡可能併攏;

緩慢將臀部坐在腳後跟上,雙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從尾骨到頭頂,整個身體像一根線連著上提,背部自然挺直。

如何緩解金剛坐姿腳背膝蓋疼痛?

腳踝疼痛

原因:小腿前側腳背屈肌緊張,伸展腳背時受到限制

方法一:腳趾回勾

金剛坐姿保持過程中如果腳踝疼痛,可以讓腳掌回勾,腳趾勾地,緩解腳踝疼痛。坐不下去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循序漸進練習。

方法二:使用毛巾或毛毯

將毛巾或毛毯捲成圓柱狀,放在腳踝下方,緩解腳踝的緊張和壓力,還可以幫助腳背伸展。

膝蓋疼痛

原因:大腿前側過於緊

方法一:膝蓋下放墊毛毯

將毛巾或毛毯捲成圓柱狀,放在膝蓋下方,這樣可以抬高大腿,幫助緩解大腿前側的緊張,釋放膝蓋的緊張和疼痛。

方法二:膝關節分開

膝關節打開一些,可以幫助我們緩解髖關節、大腿前側及膝蓋的緊張。初學者無法久坐,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方法三:骨盆下方坐瑜伽磚

骨盆下方用瑜伽磚,雙腳夾瑜伽磚,輔助骨盆抬高,幫助緩解大腿前側的緊張。

腳後跟無法併攏

原因:腳踝內側肌肉緊張

金剛坐姿腳後跟分開或併攏都是可以練習的,只不過這兩個動作會拉伸到腳踝和小腿的不同部位,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選擇。

金剛坐姿上半身是什麼姿勢

金剛坐姿上半身的動作,是和山式站立中上半身的動作一致。

骨盆的三個面穩定,內收上提腹部;

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線;

胸腔擴張,既不過挺胸也不含胸,

肩膀舒展,脖子自然伸展即可。

當你保持山式上半身的動作時,你會發現軀幹的重量沒有完全壓在雙腿上,也會幫助緩解下肢承受的重量。

金剛坐姿可以幫助消化,吃完飯不能運動的時候,不妨試試金剛坐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