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季節,寒風呼嘯中,陳舊木門在風裡嘎吱嘎吱作響,昏暗燈光下,因為病痛而下肢癱瘓的李三順,此時正撲在母親劉氏的懷裡,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失聲痛哭道:「娘,她怎麼能這樣,一聲不響就棄我而去。」劉氏也是淚流滿面,可還是拍著兒子的肩膀,安慰兒子道:「孩子,我們也不能怪她。畢竟為娘是個瞎子,而你如今又得病癱瘓了,她不堪重負離開這個家也是理所當然的,只是苦了我那不滿半歲的孫兒,希望她重新找的那個人,會是個好父親。」
故事配圖李三順,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
在李母劉氏看來,自己兒媳還年輕,既然已舍兒子而去,將來肯定是要嫁人的,她不奢求再與孫兒相見,只求那人對孫兒好一點,她便心滿意足了。而就在他們母子二人傷心落淚間,木門突然被推開,村長躬身走了進來,從兜里掏出200塊錢,硬塞給三順母親劉氏,安慰道:「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怎麼難過也無濟於事。明天一早我便組織全村會議,解決你們母子生活上的難題。我們清水村雖然貧窮,但向來民風淳樸,絕不允許村裡有人受凍挨餓的事情發生。」
就這樣,在村長的動員之下,全村人把三順和母親劉氏當親人般照顧,讓他們母子衣食無憂。
故事配圖運物資,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
轉眼25年過去,正值連年水災,清水村的村民食不果腹、苦不堪言,很多人都有了離開村子,到外面做工討生活的打算。不過就在這時,村裡突然來了個自稱是三順兒子,名叫陸悔的年青小伙,在與父親三順和奶奶劉氏相認後,當晚就離開了清水村,第二天便開著貨車運來好幾噸物資,全是大米、油鹽、蔬菜、衣物等之類的東西,不但幫助全村人度過了水災災劫,還出錢替那些房屋陳舊的村民翻新了住房。跪在全村人跟前說:「25年來,是大家替我照顧癱瘓的父親和眼瞎的奶奶,替我出錢出力盡孝心,我在這裡給大家磕頭道謝了。以後清水村就是我陸悔的家,你們都是我陸悔的恩人也是我陸悔的親人。」
原來,25年前三順的媳婦帶著兒子離開,嫁給一個因為身體有隱疾,膝下無兒無女的離婚男人後,沒幾年就得癌症去世了。而那男人無父無母,自小在孤兒院長大,四十歲白手起家創下千萬基業,只可惜沒享過一天清福,不久前便因勞累過度而患病去世了,臨終前不但把財產留給了三順的兒子陸悔,還告訴陸悔自己不是陸悔的生父,要陸悔認祖歸宗,好好孝順生父李三順和奶奶劉氏,算是對當年自己妻子遺棄兩人而嫁給他的一點補償。
故事配圖工廠,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聯繫刪除
後來,陸悔又是修公路又是建廠,把原本貧窮落後的清水村變成了一個工業小鎮。村民們怎麼也想不到,就因為對李三順和其母劉氏的照顧,25年後竟換來這等福報,讓全村人都過上了富裕無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