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馬來學生聯盟(GPMS)指出,優先錄取土著學生或以種族為基本的教育固打制度,必須再實施至少10年到20年,直到可以縮短與非土著學生的距離。該聯盟主席阿裡夫說,土著學生仍然需要協助,才能追趕得上其他非土著的學生。
半島馬來學生聯盟(GPMS)指出,優先錄取土著學生或以種族為基本的教育固打制度,必須再實施至少10年到20年,直到可以縮短與非土著學生的距離。(檔案照:透視大馬)
「我們強烈反對現在就廢除這個教育配額制度。」
他對《透視大馬》說:「在教育方面來說,土著學生與非土著學生比較還是不夠強,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政策去説明他們。」
他是針對大馬是否應該保留大學預科班和本地大學根據種族配額制度錄取學生的教育政策一事,發表看法。
回顧國內的教育歷史痕跡,阿裡夫點名華裔,指非土著的學業上的表現總是更好,這是因為他們從中國帶來的教育系統比馬來教育更為先進。
「我想這也是我們落後10到20年的原因,現在還是需要幫助以便解決這些差距。」
「我們也相信只有通過教育,我們才可以改善土著的社會經濟地位,但如果我們要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競爭,那麼我們還需要10到20年。」
「這不是因為土著學生害怕競爭,而是他們之間仍然是有差。」
在本月初大馬教育文憑(SPM)成績放榜後,國內以錄取土著學生為主的大學預科班和大學的制度引起外界的熱烈爭論。
一些希盟政治人與促請政府廢除這項政策,他們認為有關政策對學生不利,也不是向前邁進的方式。
另外,馬來西亞人學術行動組織(Gerak)也促政府在高等教育系統中實行精英管理制度,並取消以種族為基本的教育配額制度。
馬來協商理事會總秘書哈山則指責,一些政治人物,通過不允許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來左右局勢。(檔案照:透視大馬)
至於馬來協商理事會總秘書哈山則指責,一些政治人物,通過不允許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來左右局勢。
「我們不應該讓這些政治人物來決定這種情況,如果我們讓政治人物擾亂了這個課題,我們將永遠都無法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
「我們甚至不必談論種族,宗教和其他問題。如果我們達到了(平等的教育機會),那麼就不會再有投訴。」
他對《透視大馬》指出,社會應站起來,負起責任推動政府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人們也不應再提配額制度的系統,或讓政治人物決定教育的事宜。
哈山解釋,有關種族配額的教育政策是由政治人物所製造出來的。
他說,前首相阿都拉薩胡先在1971年推出新經濟政策(NEP),當時在土著和非土著的社會經濟差距中,並沒有提到任何「固打」。
「其他人就開始使用這個字眼,不知何故,政客就開始引入這種『固打』系統,導致出現誤解。」
他提到,錄取政策是為了解決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但事實上,大多數窮人和文盲都是馬來人。
他說,很多馬來人無法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因此需要援助,因此馬來人才會成為學校或宿舍錄取的優先考慮群體。
他補充,現在的問題是,差距是否仍然足以證明這一個政策的合理性。
「如果差距仍然存在,那麼(政策)仍然是必要的。」
「如果差距已經拉近,那麼所有人都有公平的教育機會,那麼就不應還有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