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文原諒許志安:成年人的愛情,從來是女人的一腔孤勇
愛情只是孤獨生活中的一道光,讓你見到這世界的不一樣,讓你有夢可以做,有人可以想。每個女人都想要安全感,都用各種方法想要得到安全感。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無論我們擁有多少,到頭來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這不是因為我們想要的太多,而是因為,我們生來孤獨。
在香港媒體眼中,鄭秀文和許志安,是兩個一定要連在一起的名字。
對他兩人來說,彼此亦早已是對方生命中無法繞開的那個人。
遇見許志安的時候,鄭秀文才剛17歲。
那一年,她去參加歌唱選秀,牟足了勁贏得季軍,進了唱片公司,成了許志安的師妹。
一起參加公司年會,許志安要來了她的電話,激動又羞澀地,一直到淩晨3點,才忍不住撥通了那個號碼。
「我天天找理由打電話,才好不容易把她追到的。」後來的許志安,曾這樣滿臉甜膩地回憶。
他並不知道,當14歲的鄭秀文在電視上看到正在唱歌的他時,早已心生情愫,暗暗下決心要進入演藝圈,與這個男人站在一起。
第一眼就心動的人,往後餘生,都決定要和他在一起。
那時候,鄭秀文大火,唱片大賣,許志安卻始終徘徊在一線明星邊緣。
為他,鄭秀文不介意在人氣最旺時傳出緋聞,也不介意公布「隨時會結婚」的消息,還常常自願來做演唱會的嘉賓,陪他一起唱,陪他一起闖天下。
從1992到2002,娛樂圈的十年,是光怪陸離的十年,但她的眼裡,從來只有他。
此後,他們有過分手,有過複合,有過朋友般的擁抱,有過無法釋懷的不舍。
生活的路總在磕磕絆絆地走,兩人之間的感情卻從來未曾擱淺,繞了一大圈,才發現原來彼此還在原地,原來對方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
2013年,鄭秀文和許志安傳來了結婚的喜訊。
我們被感動得一塌糊塗,人人都在感歎,這場愛情來得太不容易。
在這個不再「從前慢」的年代,在這個「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成了理想的年代,他們相遇22年終成眷屬,怎能叫人不「又相信了愛情」。
那時候的媒體,都用 「童話般的愛情」來形容這對終於修成正果的情人。
2017年的廣州演唱會上,鄭秀文望著台下的許志安,握著話筒,唱了一首《唯獨你是不可取代》。
她說, 現在你們可以叫我許太了。
很多人說,像鄭秀文這樣的「港女」,又酷又颯,有事業有美貌,被粉絲追捧,被世人欣賞,愛情可以自由自在地談,生活可以隨心所欲地過,哪怕她不選擇婚姻,也是完全可以的。
但這個紅極一時的天后,即便狗仔、媒體再怎麼想做她的文章,在她的情史裡,也只能找到許志安這唯一一個名字。
30多年,鄭秀文選擇了許志安,便是選擇了用整個生命去愛的勇氣。
就像14歲那年,見到他的臉,便一眼萬年。
但鄭秀文還是忘了,現實之所以叫做現實,是因為它的殘酷。
無論你將生活安放得多麼妥帖美好,最深愛的也可能會變心,最珍貴的也可能會不堪。
那個她當作「唯獨不可取代」的人,並沒有用同樣的深情回報她。
港媒公布的錄影,計程車廂裡,許志安和一個女孩,舉止親密,接吻,牽手,耳鬢廝磨。
他摟在懷裡的,不是那個愛了他30多年的鄭秀文,而是他人女友。
「那天我喝多了,我非常後悔,我很難面對自己,我對不起鄭秀文。我對我自己很陌生。」
在出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許志安鞠躬、痛哭、道歉。
或許鄭秀文,更對他感到陌生。
許多年前,他是個會在停電的演唱會上沖上臺去抱住她的男人,是個會在領獎臺上大聲表白她的男人。
但多年後,他變成了一個齷齪、油膩的負心者,一個陌生人。
我想起2014年,鄭秀文在拍完《長恨歌》後,因為抑鬱症,每天都活在痛苦裡,「每天都有10000個理由自殺」。
可那時,許志安提出了分手。
分手7年,許志安交往過兩個女朋友,鄭秀文卻花了3年時間走出抑鬱症。
她拚命運動、健身、閱讀,為的就是在複出的那場演唱會上,邀請許志安到場,請他親眼見見自己已經改變。
她努力走出來,努力變好 ,努力回到從前那般開心的樣子,為的就是告訴許志安: 我依然值得你愛。
愛情可以叫人不計較得失,不介意付出,可這份感情,全靠鄭秀文的一腔孤勇,才有如此轟轟烈烈。
只是,童話終有變成謊話的那天,海誓山盟也會啪啪打臉。
你永遠不知道生活的下一頁會迎來什麼,也不知道在下一秒,愛情是會出現,還是會消失。
就像你是一座島,他是一隻鳥。
他飛向你,你用自己的泥土和樹枝為他搭建了一個家,晴空時他一邊唱歌一邊飛在你身邊圍繞,暴雨時你用樹葉遮住他濕透的羽毛。
可你不知道,他會在哪天清晨醒來,拍拍翅膀飛走,再也沒有回來。
留下你,仍是一座孤島。
伊能靜曾說過:
「從小媽媽說,找個男人靠就會幸福一輩子。於是多數時間都在尋找那個男人,討好,附屬,但經過風霜歲月,終於明白,與其外求,不如尋找自己。」
你我都不願承認,愛情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得到的皆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
而人生的底色,又何嘗不是「尋找自己」時的孤獨。
張靚穎是孤獨的,當她從15歲開始唱歌補貼家用時,她就明白, 「雖然我一直被叫海豚公主,但我一直沒有公主命。」
而在她最孤獨的19歲,她遇上了38歲的馮軻。
為了這個離了婚的男人,張靚穎甘願背負「小三」駡名多年,從19歲到34歲,整整15年的時光。
2015年,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張靚穎似鼓起勇氣,對著台下的馮軻說:
「我已經30歲了,我要做一件我原本20歲就想做的事情。
我在這邊等著,我已經想好了,你現在願意娶我的話你就上來。」
然後張開雙臂,等著一個擁抱。
可是滿場寂靜,很多分鐘後馮軻上去了,不是激動地上臺擁住她,而是冷冷地接過話筒,說著體面的官方話,一句謝謝,一個擁抱。
她笑了,笑完又哭了。
一個女人究竟要有多愛,才會執拗如這般,當著幾萬粉絲的面,去賭一個回答,去「逼」一個名分,去要一個十幾年青春的交代。
一個女人究竟要愛得多壯烈,才會把20歲就想做的事情,在30歲的時候仍堅定地放手一搏。
哪怕連自己的母親都不願出席婚禮,也要做他的新娘。
但她最後才知道,15年來,這個男人騙過她,利用過她,也許根本沒有愛過她。
馮軻的種種不堪被板上釘釘地攤在她面前,她還是一直在幫他找退路,給他鋪臺階,一次次地強調和辯解,「他一定是愛我的,對不對?」
可越是用力去證明,越是有了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
她成婚後才區區一年,就分居離婚,無家可歸地在酒店住了大半年。
這時她終於想明白,愛就愛了,南牆撞了就撞了,走錯了路,記得回頭就好;愛錯了人,記得放手就行。
她終止了個人經濟合約,離開了與馮軻共同創立的少城時代,從今往後,與那個糾纏十幾年的人,再無瓜葛。
當魯豫問她,沒有馮軻你能活得下去嗎?
張靚穎說, 能。
她知道,即便沒有這個男人,她也不是一無所有。
上天從不會善待癡情的人,只會往狠裡整。
很多時候,明知道是一場空,一場夢,還是甘願隻身前去揭開謎底。
縱然挫敗與遺憾滿溢,也仍覺得,經歷過才算是完滿。
好在,張靚穎有接受空白的勇氣,從來也沒有靠過誰的她,早就做好了隨時孤獨的準備。
有這般一腔孤勇的女人,愛情不過是一場高燒,大病痊癒,仍有繼續與世界戰鬥的底氣。
人生,是需要拆穿的。
尋常感情也好,豪門婚姻也罷,「地久天長」,永遠是一個無法預料的童話。
作為「亞洲第一美人」,當年的林青霞,將20年的青春都交給了秦漢。
但癡纏20年,她苦苦期盼的婚姻,他始終未能給予。
分手後,林青霞曾陷入無法自拔的孤獨中,原想與一人走到地老天荒,卻從未得到心心相印的回答。
秦漢跪地痛哭,她也沒有回頭。
隨後,邢李原戀上林青霞,每天派人送鮮花,去片場探班,還發動媒體對她進行權威採訪,讓她的大幅照片不斷出現在報刊上。
林青霞感動於他的溫暖和用心,曾以為自己是一座孤島,如今終於有了家的方向。
1994年,林青霞嫁於邢李原。
婚後,一代女神宣布退出影壇,從此平靜度日。
可後來的幾年,邢李原開始背叛,並偷偷育有私生子,外界傳聞種種,沸沸揚揚。
林青霞承認,這一切幾乎把她逼到了躁鬱症的邊緣。
於是在她63歲那年,下定決心結束這延續了24年的婚姻。
哪怕後半世繼續孤獨,也好過忍受一個貌合神離的男人。
在知道她離婚的消息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林青霞擔得起「女神」這個稱號的原因:
與秦漢糾葛20年,有朝一日意識到,秦漢給不了她一世安好,即便愛得再天崩地裂,她也能轉身離開。
面對與邢李原僵化的愛情,敗絮其中的婚姻,即便經濟上再有安全感,她也不願在憂痛中亡於心碎。
愛情從來不是萬能靈藥,不負責拯救你的命運。
愛情只是孤獨生活中的一道光,讓你見到這世界的不一樣,讓你有夢可以做,有人可以想。
所有的當下都會在明天來臨時消失,你又怎能要求愛情長長久久,永不褪色?
既然當初有奮不顧身的勇氣,離開時,也別忘了帶上接受孤獨的勇氣。
張小嫻曾在網上說:
「每個女人都想要安全感,都用各種方法想要得到安全感。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無論我們擁有多少,到頭來還是覺得沒有安全感。」
這不是因為我們想要的太多,而是因為,我們生來孤獨。
7歲時,抓住了爸爸的手,就以為能陪伴他一輩子,後來才知道,父母終有先於我們一步的那天;
17歲時,抓住了一隻蟬,就以為抓住了一整個夏天,後來才知道,呼嘯而過的青春,一生只有一次;
27歲時,抓住了他的心,以為這樣就能一起到白頭,後來才知道,命運會送來甜蜜,也會送來苦澀。
既然生命總是無常,又何必意難平,情難忘。
你真正能抓住的,除了獨立於世間的那份孤勇,除了愛或不愛都灑脫的自己,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