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很多的家庭里,有一個家庭問題是總也繞不過去的,那就是「婆媳關係」。在古代,結婚之後,女方住進男方家裡,和男方的父母家人一起居住。
婆婆是家裡的女主人,兒媳婦要按時給婆婆請安,事事要聽婆婆的安排。
到了現代,新婚的小兩口買房子獨立成戶成為主流。但是總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兒媳坐月子,或者老人沒法自己生活,需要兒女照顧等等,婆婆和兒媳就又會遇到一塊兒。
如今的兒媳已經不像古代一樣,講究事事必須順著老人,兒媳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
但是畢竟年齡差距在那兒擺著,和親生父母都有意見不一的時候,更別提婆婆了,又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有時矛盾更加激烈。
兒媳分娩就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很多兒媳都會抱怨,婆婆根本不是真的關心自己,在乎的只是他家的孫子或者孫女。
但是,所謂的「壞婆婆」還是占少數,婆婆本身就是女人,當年也經歷過生產的痛苦,更能理解兒媳的不易,還是有很多好婆婆的。
「月子仇」是很多婆媳之前跨不過去的「鴻溝」,這對婆媳卻不存在。
比如在產房門口這位婆婆,兒媳本來是打算順產的,可是分娩的進程不容樂觀,醫生這時建議趕緊剖腹產,否則大人小孩兒都有危險。
婆婆聽到這話,就忍不住想哭。順產轉剖腹產,雙份的痛苦,兒媳真是太不容易了,想起自己當年的生產經歷,對兒媳更是同情。
婆婆一邊擦眼淚,一邊在產房門口徘徊,希望可以早點見到兒媳和寶寶,只有大人和小孩兒都平安,她這顆心才能真正地放下。
很多朋友看見這位婆婆的反應,都表示十分感動,甚至也想哭了。
有的媽媽也有這樣的好婆婆,「當年生老大老二的時候,都是順產,老公看見我疼得不行,都快哭了,還說一輩子都會對我和寶寶們好。
坐月子的時候,我婆婆都把月子餐端到我房間吃,還每天給我和孩子洗衣服,我當時特別感動。」
但是也有人遇見了「極品」婆婆,「我生孩子的時候,痛了兩天才開三指,就想剖了,但是婆婆怕對孩子不好就不同意,說哪個女人沒生過孩子,這點痛忍忍就過去了。
最後還是剖了,得知是個女孩兒,婆婆都沒去病房看看我,就直接走了。
還沒等出月子,就想讓我要二胎了,說多了都是心酸啊」。
「壞婆婆」只是極端,不能以偏概全
其實也有人遇見「壞婆婆」,但這種情況實在是很極端了。同是女人,何必相互為難。畢竟婆婆身為過來人,對媳婦生產的不易應該深有體會,也更能體諒兒媳。
也許別人面對生產,感受的是新生兒出世的喜悅,但是生過孩子的女性,應該都更會關注產婦的狀況。
每位產婦都是偉大的
分娩沒有百分百的安全,這是一次專屬於媽媽的試煉和挑戰。為了寶寶的順利出生和健康成長,媽媽們在產房裡奮力拚搏。在那一刻,媽媽的心裡只想著孩子要平安出生。
不過丈夫和家人們也不能被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沖昏了頭腦,一心想著早點見到孩子,這時候最需要別人關懷的,恰恰是產婦。
媽媽的生理和心理剛剛經受了巨大的考驗,正是脆弱的時候。
如果大家都跑去看孩子,而忽略媽媽的話,她一定會十分失落。哪怕事後不說,這一幕也會被媽媽們記一輩子,難以釋懷。
為了媽媽和寶寶都能健康平安地度過這一時期,無論是丈夫,還是婆婆,都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與愛。
我是木蓮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兼插畫師,也是4歲孩子的媽媽。如果您在育兒路上,有關於孩子心理、飲食以及日常護理等方面的問題和困擾,可以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