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時下,越來越多人注重健康,運動更是大眾的首選。雖然,很多人都相信,運動可以幫助入睡、提高睡眠質量。但是,運動真的能夠改善睡眠嗎?或者臨睡前運動是否會影響睡眠,對這兩個問題在學術界有著不同的看法。
一、運動真能改善睡眠嗎?以前有些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在定程度上改善睡眠質量,運動尤其是給那些患有失眠症的人們帶來不錯的效果。人體活動受「生物鐘」控制,按「生物鐘」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對健康更有利。
但是,瑞士巴塞爾大學運動健康研究院的研究發現,運動得多和睡得好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肖恩教授主持的研究結果也發現,運動得多和睡得好之間,沒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二、晚間鍛煉也要因人而異,特別是在開始的時候活動不要太劇烈,以後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並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習慣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和鍛煉強度,概括地說就是要掌握適時、適宜、適度、適量的晚間鍛煉原則。建議飯後最好靜坐或半臥30~45分鐘後運動。飲酒後:酒精吸收到血液中,進入腦心、肝等器官。此時運動將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同餐後運動相比,酒後運動對人體產生的消極影響更大。
三、許多參加試驗的人說,他們在周末的時分睡得比較好,由於在周末有足夠的時間運動。其實,週末歇息時,人們已遠離那些平常影響睡覺的壓力,而誤以為是運動帶來了好睡覺。肖恩教授還以為,許多耗費膂力不定會讓人發生睡意。比起改進睡覺,許多地耗費膂力更簡單讓人們變得衰弱,引起睡覺問題。
其實,許多要素都會影響睡覺的好壞巴塞爾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現,對年輕人來說,僅經過運動來改進睡眠,效果可能是很有限的。學者們發現,在影響睡覺的許多要素中,心理要素的效果很重要。
四、日本學者認為,睡前運動可以促進睡眠質量。實驗證實,直腸溫度下降速度越快,人就越容易進人深度睡眠。研究發現,慢跑之類的輕微運動是增強睡眠的最佳運動。運動時微微出汗(運動時間因人而異,一般20-30分鐘為宜),即停止,體溫開始下降。到30~40分鐘後睡覺時,就很容易進入深度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晚上適當運動有助於睡眠,但是不宜運動過量,會令大腦興奮,不利於提高睡眠質量。
1.貓姿運動
這套動作能充分活動脊梁骨,有助調整脊樑、骨盆、腰椎。首先,趴在地板上,兩手張開與肩同寬,兩腳張開與骨盆同寬,頭部、軀幹、臀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緩緩吸氣,慢慢地仰頭,腰部下沉,注意不要縮肩,然後姿勢還原,反覆做5-10遍;吐氣,身體蜷曲,頭向內側,眼睛看向臍部,然後姿勢還原,反覆做5-10遍。
2.剪刀腳式
平躺,右腳舉成90度,左腳保持30度的姿勢。雙手要保住90度的腳,手腳伸直,背部也要伸直,一個動作維持30秒,然後換過來再做一遍。可以訓練到腹部的肌肉哦,大腿的肌肉也能得到很好的伸展。
3.睡前操之腳踝式
很簡單的動作,雙手撐地,雙腳伸直,腳趾頭用力,向前方和自己的方向延伸,可以有效地舒緩腳踝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