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外媒一篇介紹中國空軍某旅的文章中披露了一次攔截外軍飛機任務的細節。在這次任務中,我軍飛行員駕駛殲-11B型第三代重型戰鬥機攔截闖入我國防空識別區的外軍飛機。
在我軍飛機接近敵機的過程中,座艙內的警報聲不斷,之後我軍飛行員沉著應對,利用精湛的技術和殲-11B良好的機動性占據有利位置,敵軍飛機見勢不妙,落荒而逃。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文章中提到的警報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難道是我軍飛機對敵方鎖定啦?下面由我來為大家分析。飛機座艙內的警報音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飛機自身狀態出現了問題,如:發動機故障發出的警報音、飛機火情的警報音。
另一類是在戰鬥任務中相關傳感器發出的警報音,如被敵方火控雷達鎖定,或者受到敵方電磁干擾發出警告音。從報道文章中來看,執行此次任務的戰鬥機自身狀態未發生任何問題,所以飛行員聽到應該是第二類警報。
一般來說,在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是不會輕易鎖定對方的,因為鎖定要開啟火控雷達,然而這就意味著其雷達信號特徵會被我軍飛行員掌握。
等到真正戰爭時期,我們就可以針對這一信號特徵進行干擾,使敵方火控雷達失效,所以在敵方飛行員理智的情況下,是不會開啟火控雷達鎖定的。
第二種可能就是我軍飛機受到了電磁干擾,戰鬥機之間的電磁干擾一般都是釋放強大的干擾源,使對方飛機的通訊、雷達、火控設備效能降低甚至失效。
如今有電磁干擾吊艙供戰機攜帶,還有專門設計的電子戰飛機實行電磁干擾。雖說各國空軍都明文規定,戰鬥任務中不到萬不得已不得開啟火控雷達,但是在此次對峙中,也不排除對方飛行員由於過度緊張而卡其火控雷達照射的可能。
而且從我軍飛行員的反應來看,當時做出了很大的機動,之後處於敵機後方的有利位置,這一動作很明顯是為了逃離雷達鎖定,同時隨時可以攻擊敵方戰機。
這樣看來,我國的軍事實力也在不斷提升,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確實覺得非常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