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首艘頻海任務艦下水,中國製造,未來要建18艘

@ 2019-04-19

「瀕海任務艦」(LMS)「金劍」號

4月15日,由中船重工武昌造船公司為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建造的第一艘「瀕海任務艦」(LMS)「金劍」號在武昌造船公司下水,舷號111,繼續延續了馬來西亞輕型艦艇以傳統武器命名的傳統。2017年4月在馬來西亞政府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之間的簽署了價值11.7億元吉林特(2.65億萬美元)的合同,建造四艘「瀕海任務艦」艦,這是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首次海軍艦船的合同。根據最初的協議,前兩艘在中國建造,後兩艘以技術轉讓的形式在馬來西亞的Boustead海軍造船公司在霹靂州盧穆特造船廠建造,後來在布特拉新政府當政期間決定全部在中國建造,合同金額經重新談判達到15.5億林吉特,所有四艘艦都將在中國建造。預計第一艘將於2019年12月31日交付給馬來西亞皇家海軍,第二艘計劃於2020年3月31日交付。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馬來西亞「瀕海任務艦」模型

馬來西亞「瀕海任務艦」艦體長度為68.8米,艦體寬9.2米,吃水深為2.8米,標準排水量710噸,滿載排水量780噸,採用柴油機發動機,最高速度為22節,15節時航程為2000海里,海上續航時間為15天。全艦公45名船員(8名軍官,37名士兵)。搜索雷達採用SR-47AG雷達,火控系統採用HEOS-100雷達和光電搜索探測系統

馬來西亞「瀕海任務艦」

「瀕海任務艦」的武器裝備較為簡單,艦首一座30毫米機關炮的LMS型遙控武器站(RCWS)炮塔為主要武器,並可在艦橋後面的甲板區域配備兩挺12.7毫米機槍。「瀕海任務艦」最大的特點和美國的「頻海戰鬥艦」類似,就是可以根據任務搭載不同的模塊,但模塊相比美國的要簡單很多,後部的多用途甲板區域可以容納一個6米的標準貨櫃任務模塊,並可從艦尾部署和回收兩艘剛性船體充氣艇(RHIB),後者攜帶兩個標準貨櫃模塊。標準貨櫃任務模塊其中包含多個任務模塊,可以用於執行水雷戰,水文和調查等任務,後者配備飛彈,魚雷和水雷等執行作戰任務。

馬來西亞海軍計劃通過採購新型艦艇,將目前裝備的15型水面艦艇減少到5級,所以通用性和模塊化設計非常重要,計劃瀕海多任務艦將共建造18艘,在DSA 2018防務展期間,Boustead公司展示了瀕海多任務艦的改進型設計方案,具有更多功能,從下一批開始講進行改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