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引進一大批機器人做這個!很多人要失業了~

@ 2019-04-17

新加坡是個高精尖的發達國家,寸土寸金。餐飲業的規模也逐年增長起來,市場潛力巨大,但人力成本問題限制了市場的擴張。不少企業開始尋求突破點,在政府的號召下開始引進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嘗試用機器人取代人力。

昨天萬事通寫了一篇關於中國「996」的文章,可能是職場問題,戳中了多數通心粉的痛點,大家紛紛留言,分享對加班的看法。

總結下來萬事通發現,所有穩定的工作都有一個特點: 缺乏高強度的競爭。市場很現實,沒有競爭力就沒有可觀的薪酬,導致很多人都有種懷才不孕的憤懣,覺得薪資不與能力掛鉤。

生活就像溫開水,時間長了,人人都會變成煮熟的懶青蛙。但今天的一條新聞,預示著這種穩定即將被打破了……

機器人搶飯碗?

在各方努力下,新加坡即將面世首個無人咖啡廳,機器人是唯一的店員。

它可以 獨立接待:「我是艾瑪,你的機器人咖啡師,現在讓我為你準備咖啡。」

它可以根據指令,製作咖啡, 只需要等待45秒的時間,一杯香濃的咖啡就上桌了。按照這樣的速度, 每天能製作大概2000杯,收益還是蠻可觀的。

擁有四間實體咖啡店的創辦人——陳先生介紹道,目前 該機器人只需要20萬新幣,就可以整台做好,成本可以接受。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 24小時無休,不會請假,不會怠工。租用一個小點面積的商鋪,租金也便宜,沒有人力成本, 回本速度是很快的。

也有不少餐廳也表示: 願意嘗試租用人工智慧機器人,專門負責傳菜工作。雖然讓機器人融入餐廳環境,讓店員和顧客適應機器人,都需要時間磨合,但趨勢已經形成,普及是早晚的事兒了。

網友紛紛揣測,難不成新加坡餐飲業的經營模式要被打破重建了?人工智慧的最高效能已經完全可以有效地代替人力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機器人入侵職場的先例了。

實際上機器人應用在各個行業,新加坡並不是獨一的。世界各地都在做,中國也有很多案例。

機器人快遞

2018年06月18日中國最大的物流公司之一的京東配送機器人首次於北京進行公共道路運營,這是 全球首次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

這些配送機器人都裝了定位系統,在途中可以識別紅路燈、躲避障礙物、主動換道、車位識別、自主泊車……簡直開掛啦!

京東的無人倉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個 無人倉的日處理訂單能力將超過20萬單,達到是人工倉庫效率的4-5倍。

通過視覺檢驗智慧分揀快遞,保證準確率。

運輸機器人輸入了指令,可以自動運輸貨物。

打包機器人也是又萌又機智,自動打包運輸一條龍。

無人化的不止是快遞!

未來的街頭,或許我們將再也看不到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有序的 無人駕駛清潔車。

自動發車

駕駛室視角

開始清掃作業

自動繞行

自動識別紅綠燈:

最後,回到出發點,自動泊入車位。

以前 清理一條街道至少需要10個環衛工人,工作一天,現在 無人車開出去兩個小時全部搞定。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