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主幹出枝點定位,叢生枝、平行枝、交叉枝,忌枝修剪!

@ 2019-04-15

修剪是盆景創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尤其在嶺南派盆景造型時,修剪佔據了首位。對於生長位置位置不理想,或是枝幹比例不協調的枝條,影響盆景的觀賞性、以及阻礙盆景生長的枝條,應該如何取捨, 今天集匠坊將與各位盆友分享一下關於叢生枝、交叉枝、和平行枝的修剪心得,及盆景造型時出枝點的選擇方式,供盆友們參考(個人見解,非常歡迎盆友們討論交流,文末附盆景修剪技巧)

七裏香枝幹

叢生枝修剪思路:剪枝的工作是盆景造型中最經常應用到的,該修剪的枝條都有哪些?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三種該整理的枝條類型,上圖是11月份拍攝的七裏香枝幹,七裏香的生長很好,新芽很容易萌發,對於不需要的枝條就要全部及時摘除,像這種叢生的枝條,在造型的時候頂多就留下一枝,在極短距離內長出的兩叢枝,我們選用一叢就夠了(2選1)。

叢生枝根據強弱篩選

據強弱篩選:到底該選用哪一枝條?我們還可以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況來決定,年輕的樹木選擇強壯的枝條,老樹則選擇比較細嫩的。理由很簡單,新生樹木我們應該讓它更快速的成長,樹齡老的樹木就應該讓它更好的進行新陳代謝。

平行枝(榕)

平行枝(榔榆)

平行枝/交叉枝:從上面這兩張圖片裏的榕樹和榔榆都有一些平行枝(同一水平面平行伸展的兩個枝條)可以修掉一些;另外有一些交叉枝(相互交叉而生長的兩個枝條)也可以擇一剔除。

瘋長的新樁

處理步驟(分段式):下山樁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生樁放養一段時間之後枝條叢生,這些瘋長的枝條自然會出現一些影響美觀的"忌枝",對於新手盆友來說有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

建議可先將叢生的枝條修掉一些,簡單的說先將一些你覺得礙眼的進行剪除,觀察它們的後續生長,等它們再長一陣子後,再來修掉一半,然後上鋁線蟠紮調整調植株的姿態定型,樁材逐步定型之後忌枝也就逐漸減少。(沒有十分的把握,切忌一步到位)

盆景修剪時間建議:

修剪的時候需要注意觀察盆景的長勢,長勢過弱的時候不宜修剪; 雜木類落葉樹種可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 觀花類樹種新生枝條開花的發芽前進行修剪、一年生枝條開花類樹種花後修剪; 常綠形樹種半休眠期最佳; 長勢強盛萌發力強樹種四季均可; 松柏類生長期易流脂的冬剪最佳。

下面是幾中枝條的修剪記錄

叢生枝

像這樣叢生的枝條,就可以讓我忙一陣子了。

對生枝

對生的枝條是部分植物的本身的特性,但在盆景造型裏對稱枝條的一般的作法是要將一邊修剪,上圖這裏的選擇右下枝剪除較為妥當。

修剪一半

這一些已經修掉了一半的枝葉呈現的狀態還是很茂密,將分時段進行剪除。

根生枝

根生枝:像是榔榆這類生長強勢的樹種有時候會從底部(根部)長出一些不定芽,一般情況下根枝無需保留剪除即可!

榔榆1

這株榔榆的枝條長的非常快,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小苗還未成型,剩下來的長枝也不怎麼美觀,給它們上個鋁線適當拿彎。

榔榆2

出枝點選擇、主幹拿彎要領

造型出枝點:這株榔榆原本是一株普通的的直幹上面有一圓球的市場市場貨(小盆栽),把它們原本的圓球造型全部破壞掉,嘗試一下改造的遊戲,樹幹下部也過於光滑了些,盆景造型時理想的一級枝出枝點應該是由下方算起,於主幹的1/3-1/2處,為了樹勢的整體均衡,先用鋁線把它給適當拿彎了一些。

榔榆3

主幹處理方式:說到這裏,提一點,楊派盆景的主幹處理方式,傳統盆景的枝幹造型講究"一寸三彎"的創作手法,通過觀察一些揚州盆景我們會發現,它們將主幹紮成螺旋彎曲狀,一種方式是取其彎曲變化多端如游龍一般,用以表達出蒼古的曲線美既——游龍彎;另一種方式是將主幹從基部開始紮成兩個彎,成S形,再轉半個彎做頂既"兩彎半"。

幹勢的彎曲

主幹的彎曲若按照公式來處理容易變成制式化,盆景的藝術造型不建議過分拘泥於流派流派分系,根據樹形來創作的的時候可以將各種方式都作為參考借鑒,待日後再進行嘗試。有一些市場貨,喜歡把盆景都做成同一樣式,千篇一律,便失去了盆景應有的藝術成分。

盆景的出枝點位置:以胡頹子為例

胡頹子(冬季拍攝)

胡頹子很多地方都有種植,生長耐力很強,耐高溫、耐寒,是冬天也很會保持生長的植物,可以看得出這株植株目前的生長很強健。

盆景的背面(胡頹子)

盆景的正面(胡頹子)

從上面的幾張圖片可以看出,這株胡頹子盆景的的幹勢走向,主旁邊有兩個支幹,一些盆景造型背面支幹的方式在這個例子中不存在。左邊的支幹在分裂成兩個支幹,這就是這個盆景的主要架構。

觀察主幹的走勢

這是另一盆胡頹子盆景,這盆的左右兩枝又分裂成幾個叉枝,胡頹子老樁的主幹會呈現皸裂發黑十分顯老,新的枝幹則呈現灰白色的,沒有皸裂的現象。整個盆景的主幹的架構也是由主幹兩旁左右出枝。

胡頹子小品

對於這類型的盆景造型創作的時候出枝點的選擇既可以參考這個原則:從主幹的左右後出枝、再進行變化,這可以從大多數的盆景作品裏觀察出來。

關於盆景的忌枝的處理手法有很多種,不同的生長部位,不同的處理手段,有的時候一些看似無用的枝條也可以嘗試將其作為彌補其他部位的空缺來完善你的作品。均衡與勢態、動與靜、如何做到嚴謹與自然,幹勢的變化,需要不斷的研究嘗試。

篇幅很長,感謝您看到最後,盆景創作有各種不同的手法方式,僅為個人見解,若有不足還望斧正!歡迎盆友們提出不同的觀點經驗,集匠坊與您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原創 集匠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