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
摘芽的必要性:黑松新芽萌發生長的速度很快,一般在7~8月初左右實施短葉切芽,大約到當月中旬左右新芽就會長出。去除對肥料和控制水分管理,新芽慢慢長長、應該什麼時候做選芽摘芽的動作?選什麼樣的芽點摘除?或許也有一些盆友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想讓它長密都已經來不及了,現在還要把芽摘掉?選不選芽是否可以不摘?當然也是可以的,因為樹是你自己的、盆景只要你高興玩得開心就可以了。
圖一:摘芽作業前的形態
以個人的角度來看,松柏類盆景想要它長的好看,短而整齊的松針是其提升觀賞價值非常必要的點,摘芽是一個必要的。選芽、剔芽這個動作在黑松短葉法裏是最不起眼、也感覺最沒成就感的一項。但是以我的經驗、讓黑松短葉的成功與否就看平時養護中有沒有做好選芽的工作,沒選芽的芽針是參差不齊的,強芽越來越強、弱芽慢慢消失不見,做了選芽作業後、整個植株的強弱勢平衡、整棵樹長勢均勻。雖然摘芽後芽短,但卻能看得出來植株很健康,以下是做選芽的記錄分享、邊看邊解說、歡迎盆友分享經驗。
第一階段作業(分2個階段)
圖二:未選芽
選芽的時間:注意觀察切芽後新芽的生長狀況,長出約1公分長的時候就可做選芽。為什麼要1公分?剛長出出來時選芽不是更好作業?沒錯是比較好作業,但是這個時候作業芽長勢的強弱看不出來,摘了還會長新的。
圖三:已選完芽,有點不清晰
剔除芽的方式:在這裏大致上分析一下要剔除的芽是甚麼類型的,對於同一枝幹上長出的4至5個芽,操作的時候剃除後剩下2個或3個芽就可以了,對於新芽長出的方向不好的、向下生長要優先去除,長在樹幹底下的無用芽也可以去除,生長在兩根枝幹分叉點位置的新芽也可一併去除。(圖3所示)
圖四:看不清楚再看一次、未選前
(圖四)看得應該會比較清楚一些,摘芽的時候留下來的芽是比較中等的芽,摘除的過程中相互對比然後將最強芽、最弱芽,以及生長方向不對的芽都需要去除。
圖五:選芽後
篩選建議:大致上是以一支枝幹留兩芽即可,如果盆景的枝幹比較稀疏的情況下,留三個芽也是可以的,實際操作的時候靈活應用。
圖六:剔除下來的針芽
(圖六)這是剃除下來的針芽,由左到右:最左邊的是強芽、左2是黑松冠頂部位的強芽、中間兩個小芽是弱勢芽、最右邊是長向朝下的弱勢芽。這些無用芽全部剔除。
圖七:作業完成
從照片上看(圖七),目前的作業前後差別相差無幾,與其它的造型作業手段相比,選芽的工作相對比較枯燥是最沒成就感的。
圖八:背面展示
這個時候,初步的階段工作就已經完成了,枝幹上的老葉留存在上面,暫時不做處理。
第二階段(老葉處理階段)
時間選擇: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完成,黑松短葉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對老葉進行摘除,建議在第二年的正月中旬至月底左右進行作業比較適合操作,不同的地域如何確定適合的時間,可以觀察因你的黑松芽點是否已經長出,這株黑松的芽點已經長出來了,原先就做過短葉的針葉基本上都已經成熟,不用擔心再抽長了。
以下圖片為老葉處理的作業紀錄
圖1:作業前(正面)
短葉作業之後的養護注意事項:
一、保持針葉長度關鍵是水分、含氮成分的肥料也會讓針葉長長、適度的控制水分和施磷鉀肥能夠讓針葉變得又短又健康。
圖1:作業前(背面)
二、這個時期松樹會萌發出很多的小葉芽、需要多留心觀察做好選芽作業、避免植株產生多芽症,破壞已經成型的盆景。
圖3:作業完成(正面)
三、如果打算給你的植株換盆、建議不要與短葉作業一同進行,因為短葉後植株樹勢比較弱、而翻盆翻盆換土必須要清理根系、有可能會因為換盆的操作導致失枝或植株死亡的現象。
圖4:作業完成(背面)
四、適度的施以液肥並控制水分、能夠讓這棵盆樹漂亮一整年
原創 集匠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