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個國家有海外軍事基地,西方為何只盯著中國不放?他們到底害怕中國什麼?

@ 2019-04-13

2019年3月26日,中法發布聯合聲明,證明強調,兩國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促進世界和平、繁榮、可持續發展和安全。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擔憂透露出的是「恐中情節」

《印度時報》4月8日的一篇報道表現出印度對中國投資斯里蘭卡的擔憂,也將漢班托塔港,這一經常被外媒炒作為「中國債務陷阱」的項目,再次推入公眾視線。這一幕似曾相識,當年巴基斯坦政府決定將境內唯一的深水港——瓜達爾港的控股權交由中國企業,同樣被外界賦予了商業因素以外的內涵,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背後是政治力量在發揮作用,《印度快報》更是直言「中國接管的是戰略控制權」。去年,美國媒體不斷炒作「中國正計劃在巴基斯坦建造第二座海外基地」的消息,遭到巴基斯坦官方抨擊。這一些列報道背後,透露出的是對中國的恐懼而導致對中國正當商業活動的汙衊。

中國駐吉布地海軍基地應維和而生

目前全球15個國家擁有海外軍事基地,其中,美國軍事基地遍布全球140多個國家,中國目前僅有一個。中國唯一的海外軍事基地位於吉布地一個名叫奧博克的港口城市,美、法、日、歐盟也在設立保障基地。長期以來,中國不結軍事同盟,中國軍隊也從未在境外有過永久性軍事基地。凡事都應該與時俱進,過去我們認為維和行動是對派駐國內政與主權的干涉,但1988年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後開始參與維和行動,如今已是維和部隊的最大參與國之一。

同樣,國防理念也應順應時代發展,面對全球性的中國利益,傳統思維中的防禦性與國家利益海外拓展中的延伸性是相悖的,中國的利益延伸到哪,中國軍隊的保障力量就要跟隨到哪裡,「軍事力量走出去」成為必然。更何況,隨著中國海軍護航任務的常態化,在吉布地設立保障基地,能夠提高中國海軍巡航效率,進而有效提升執行任務的能力。

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入新時代的大國外交,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下,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向更高境界。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我軍一支支部隊走出國門開展聯合國維和行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聯合反恐演習、海軍艦隊出訪……,都是師出有名、維權有據,展示了威武文明之師的風采。

回到建立海外軍事基地話題上來,如果是在強制的基礎上,具有進攻性質,意在控制某一地區,干涉他國內政,那理應受到譴責和非難。與之相反,我國外交的生動實踐聚焦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於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不斷拓展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從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到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從抗擊伊波拉病毒到葉門撤僑行動……中國敞開胸懷歡迎各國搭乘中國「快車」、共享發展機遇,以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中國智慧,貢獻中國力量。

同樣,中國軍隊在「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目標牽引下,將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維和、人道主義救援、反恐、反海盜等海外軍事行動,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責任編輯:唐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