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消息【本地首富郭鶴年這舉動讓馬雲受寵若驚了~】為何?請看!

@ 2019-04-06

[非看不可]大馬首富郭鶴年是為了…他?

大馬首富原來真正得目的是…請看!

機會留給新生代的他?

郭鶴年漸售中港資產 …

郭鶴年將旗下的《南華早報》,脫售給阿里巴巴集團,反映出這位元老級中國外資,已逐步將機會讓給中國熱衷於收購的「新生代」企業。

作為早期就已進軍中國的元老級外資,郭鶴年成功得到優質的黃金地段。而郭鶴年的存在,對中國而言,就像是一名忠實的老朋友。

如今,這名老朋友決定將旗下的香港媒體資產《南華早報》,脫售給阿里巴巴集團,似乎反映出他在角色上的轉變。

這一名原本不斷通過投資活動,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傳統亞洲富豪,如今,貌似已選擇將機會「讓步」給中國熱衷於收購的新生代企業。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道,今年92歲、已達鮐背之年的郭鶴年,正考慮脫售部分在中國及香港的產業控股公司,因經濟走緩及競爭加劇,已衝擊了公司的表現。

隸屬郭鶴年旗下的嘉里建設(Kerry Properties),自2012年開始,每年都在減少在中國的產業發展。

早前,香港富豪李嘉誠也逐步從中國和香港撤資,引來中國媒體的批評。

產業投資公司HCG資本夥伴的夥伴黃艾利(譯音)預見,明後年將會看見相當數量的香港企業家,縮減在中國的業務,因中國的獲利能力正在下降。

然而,在中國長期有投資的年長富豪,則預計會「適度地」脫售資產,因擔心這會被視為削弱對中國的支持。

不過,與郭鶴年相熟的消息人士指出,郭鶴年很可能會維持對中國的「重情重義」。

新富豪積極多元化

過去幾年,新生代中國富豪逐步放眼中國外圍的資產,以達到多元化及擴大投資的目的。

其中一個較高調的收購案,正是王健林旗下大連萬達集團,在2012年買下美國連鎖影院AMC娛樂控股公司。

也有一些中國富豪,陸續從香港富豪的手上買下中國的資產。

本月初,被譽為香港地產界四大天王之一的鄭裕彤,旗下的新世界中國置地,宣布將三個中國產業項目,賣給中國富豪許家印的恆大集團。

7上市公司凈利跌

在郭鶴年持股的7家上市公司,凈利均走跌,儘管大部分公司的表現已在今年上半年好轉。

另外,他所擁有的豪華連鎖酒店香格里拉,也因中國打擊貪污,而面臨營業額下滑的窘境。去年凈利更銳減54%,僅報1億8100萬美元(約7億8014萬令吉)。

不過,香格里拉仍計劃在印度、菲律賓、卡達和斯里蘭卡增設立足點。

不僅如此,郭鶴年的公司也正在亞洲和大洋洲,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絡,包括在加納的首度阿克拉,興建大規模的綜合發展項目。

投資新興國受歡迎

郭鶴年早前以通過投資在東南亞及亞洲的物流和基建領域的方式,響應中國「一帶一路」的舉措。

現在,他的公司正把在中國推行過的策略,應用在其他新興市場上。

曾與郭氏家族合作的高力國際亞洲資本市場董事經理鄧文傑指出:「他們協助當地政府及人民發展城市,因此十分受到新興國家政府的歡迎。」

與中國政治家關係佳

赫赫有名的大馬首富郭鶴年,通過將父親的白糖貿易業務,轉型為專注於中國市場的產業及物流王國,一步一腳印積累財富。

根據大馬的一篇學術論文,1973年,他曾就如何解決白糖短缺的問題,給予中國領導者建議。

1970年代末,當鄧小平宣布經濟重組,郭鶴年就成為當年首批投資在中國市場的富豪。

郭鶴年與政治領導人的關係良好,也是一件廣為人知之事,當中包括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

1980年代中期,郭鶴年開始在北京發展世界貿易中心,如今已成為北京的地標。

馬大教授李寶平博士稱,1989年發生天安門事件,當時許多外資紛紛撤出中國及香港,但郭鶴年仍保留在中國的投資。

《南華早報》挑戰升溫

在1993年,郭鶴年進軍香港媒體業,向《華爾街日報》的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收購英文報紙《南華早報》。

該報在1990年代時曾被公認為是「搖錢樹」,報章上總被公司通告、招聘啟事和廣 告填滿。這促使他在2007年時,又進一步增持股權。

然而,隨著近年來香港反北京的情緒日益高漲,加上網際網路搶灘,削弱廣 告收入,經營《南華早報》已變得越來越挑戰。

除了受到西方媒體觀察家的指責,該報同時也在中國被禁。

有鑒於此,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認為,郭鶴年是高興脫售《南華早報》的,因該報的表現已節節下滑。

惟針對此事,郭鶴年上個月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的訪問時則回應,脫售純粹是個商業決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