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前後要念誦哪些真言,才會功德圓滿?
我們在參加法會的過程中,或者在家中做早晚課,總要念誦一些經典,在念誦經典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除了正式的經文內容,還有一些真言,比如「淨業真言」、「補闕真言」等。為什麼要念誦這些真言呢?這些真言有哪些作用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談談佛門中的真言。
佛教中的真言意為真實的語言、神聖的語言,又稱神咒、陀羅尼,多為梵文音譯。因其含藏無量法義,若翻譯,則無法涵蓋所有,故只用音譯,不做意譯。真言內容主要為佛名、願文、偈文等。真言能照破無迷暗,使修行者能證得圓明清淨。當誦持真言明咒時,能使人們身心一如。
淨業真言,一般在念誦經典之前念誦,旨在讓我們以一種純淨、恭敬的心態,以無比清淨之身心來讀誦佛經,以表示對佛法的虔誠和恭敬。通過佛陀講說的經典,來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淨業真言一般包括淨口業真言、淨身業真言、淨意業真言、淨三業真言等幾種。其中淨口業真言在日常念誦中比較常用。
口業是我們造作的業障之一種,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妄語等。佛法講因果,口業是惡業,即能感召惡的果報,所以佛陀教誨我們,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中要善護口業,不犯這些口業的過失,多用愛語、悲語來對待周圍的人。我們在誦經持咒之前,可誦讀三到七遍淨口業真言,以示對佛法的恭敬與虔誠。
補闕真言又稱「補缺真言」,全名為「法華補闕真言」或「地藏菩薩補闕真言」,一般在讀誦完佛經、咒語後讀誦。我們在讀誦佛經、咒語時,有時候會由於種種原因,難免會有疏漏。為防止遺漏,可讀誦此補闕真言三遍至七遍,使誦經的功德更為圓滿。
除了補闕真言,還有補闕圓滿真言。補闕圓滿真言與補闕真言一般同時在讀誦完佛經、咒語後讀誦,以圓滿讀誦佛經咒語的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迴向: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