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周三最新報道,法國道達爾集團已於日前和中國能源企業簽署了液化天然氣的長期供應協議。根據協議,道達爾每年將向中國江蘇省啟東的再氣化終端輸送70萬噸天然氣,為期10年。
作為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巨頭之一,道達爾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本土的油氣資源並不豐富,所以只能專注於開拓海外油氣疆土。迄今,道達爾的業務已經遍布逾130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中國市場更是長達14年之久。不過,對於中國龐大的胃口來說,道達爾的供應量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據新華社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在2018年消耗了超過28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進口量更是在過去兩年內翻了一番。無論是在工業、商業還是民眾日常生活上,中國未來對天然氣的需求都將會繼續增長。據國際能源署估計,在2023年之前,中國對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37%。
因此,除了法國企業之外,澳大利亞同樣也覬覦著中國市場。作為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澳大利亞每年有30%的天然氣都出口到了中國,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天然氣來源國。不過,澳大利亞還想更進一步。
近年來,澳大利亞持續對本土的液化天然氣項目進行開發,累計投資達2000億美元,為的就是進一步增加對亞洲市場的輸出量。不難想見,如果能緊緊守住第一的位置,澳大利亞就能從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增長中獲取更多利潤。
不過對於中國來說,澳大利亞曾有過對華斷供的"劣跡",再加上澳大利亞在華為問題上堅決與中國持相反態度,澳大利亞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恐怕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