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一個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地方,出生時因父母是雙職工,家中想要男孩,便商量一致謊稱孩子生下便病死了,把我改名換姓入戶到親戚家,送到另一城市由奶奶撫養。可最終因爸媽膽小,始終沒敢生第二胎,便又把我要了回來。同時心懷僥倖作兩手準備,萬一又能生個兒子呢?要回來後便一直把我送到外省寄宿學校,藏起來養,不和我在公開場合見面。
本地的男人認為沒有兒子活著沒有意思,人生失去意義,因為你掙再多的家產都是別人的,人生沒有希望和奔頭。我爸也是,他一方面墮落紙醉金迷縱情聲色,一方面在外頭有私生子。此時之前一直忍氣吞聲的媽媽終於忍無可忍地離婚了,不動產都歸媽媽,現金都歸爸爸,我則歸了媽媽。這些不動產是爸媽二人婚後財產,及爺爺出錢購買贈送。
我媽跟娘家特別親,娘家的事幾十年都是她操持,可以說侄子侄女有一半是她帶大的,90年代過年過節就紅包幾百幾百地給,她說不喜歡我,我性格軟糯不像她,她喜歡侄女性格和她一樣霸蠻利索,她也很看重侄子,由於本地偶爾有財產不給獨女給侄子的風氣,所以有人曾開玩笑說,小心你媽媽把東西留給你表哥。當時我不以為然,因為我不喜歡這個小地方,和媽媽表示過以後在外省常住,以後接她過去,她沒表態。
後來我去了外地上大學,表哥也結婚了。誰知他看中的妻子特別懶,任何家務不願做,他爸爸更懶,一天到晚不著家,他一人要攬下全部家務,因此經常跟妻子吵架鬧離婚,每次都鬧上家庭群,起因都是雞毛蒜皮的一個碗沒洗一個鍋沒洗,還有一條內褲沒洗……這些原因都是他妻子在群中說的,鬧了好幾年,正好我媽沒找到合適對象,她侄女就說別找了,和我爸(我叫舅)一起過好了……我媽怕侄子離婚,決定幫他們頂起母職,買菜照顧孩子,做全家早中午飯,遂讓他們一家搬來我家住,主臥次臥分別給他們夫妻和小孩,媽住我屋,舅舅住客房,我回去就沒房了。
一開始我以為就是只住要照顧二胎人手緊張的這幾年而已,就同意了。誰知,臨要搬過來前兩個月,計劃有變,他們要搬過來住下以後不走了,但是我媽沒告訴我!他們一家直接和媽媽說的,更是沒知會我。過兩月正好我放假回家,知道他們過一星期就搬來,隨口問了句什麼時候搬走?我媽才告訴我不搬了以後都住這。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接下來這句:「你表哥這兩天說要跟你換房」。什麼?為什麼要跟我換房從沒跟我提過,只跟我媽說。他單位分配90平的房子可以說是近農村了,而且一台吊機在工地上擺放了三年愣是沒起一磚一瓦,要拿空氣換嗎?我的房子在市政府旁精裝130平。
何況為什麼要換房不早說,要等快搬進來了才說,臨時改主意抬價,我們不答應都騎虎難下,太可怕了。換房這個概念太抽象是個定時炸彈,
具體操作起來沒準頭,完全看我媽當時心情,但看我媽對她侄子的愛護奉獻犧牲來看,不排除住到一起後被加速加倍洗腦,巴心巴肝巴肺一股腦地她侄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了。畢竟他們住一起,家裡沒我房間,我又住外省,關鍵是我還會嫁人,簡直是警鈴三連。於是我試探性地問,表哥以後還打算買房嗎?我媽就在群里問他,他回覆:搬過去住後不再考慮買房的事,現住的房子出租,和我換房以後,讓我媽搬到那邊去住,他爸爸就給我媽照顧,也一起搬去。
如此厚顏無恥地言論大喇喇地說出來,對我衝擊力太強了!我耐著性子一夜沒睡在微信上文字留言和媽媽各方位詳細剖析,事情這麼辦以後很容易出矛盾,請求媽媽三思,想辦法說服他們暫緩搬來並先買房,其實他們家有實力買房,只是比較小氣節儉愛占便宜,有三塊臨街鋪面,一棟市中心天地樓,還有兩棟街區天地樓。媽媽隔天回覆說放心我會處理好。
我的心一半放下了,但想不到打蒙我的是接連而來,媽媽在和表哥交流後向他妥協,默認換房,同意他們搬過來住。
並馬上著急借款買入新房,我問是不是你買了新房,這套房以後都給他們一家住了?回答:「是的」。
其實媽媽工資不算多,而之前我家中欠債甚多,表哥家又在建天地樓離竣工差20萬,我媽遂賣一塊地還完債務,補齊表哥建房款,錢用沒了,對於她一個領工資的來說,貸款買房新房是大壓力,我也要去給錢補貼。而這套新房我們不需要,因為現有房子給他侄子,我們沒房了,他侄子的單位房影子還沒見,所以我家迫切需要房子,實質是替他侄子還的房債。
我很不解,為什麼媽媽為了他不惜壓縮自己生存質量和空間,連帶還要犧牲我的呢?我面臨出來找工作和結婚,這都是需要花錢的,她大幾十萬這樣投進去為侄子添房,這個債務我和她要多久才能緩過來。媽媽說,她的親戚都勸她,以後還得靠侄子,他要給你養老的,不幫他幫誰,女兒都是要嫁的。
我姑媽說,你表哥算的太精了,這樣換房以後兩套都是他的。
我被這一系列震懵了,猶如20多年前爸媽重男輕女將我拋棄的事情,換種形式、又活生生再演一遍……只不過區別是上一次我是不記事的嬰兒,這一次我是什麼都懂、歷歷在目的青年人。
我強忍按捺,和媽媽耐心地好聲好氣地一條條剖析,她面無表情一言不發,我心裡越來越痛苦,終於在耗費我無盡耐心勸說的第五天,我發現媽媽和侄子討論起這件事時,對他說,「其他的先不管了,你們先搬過來住下再說」。
我問媽媽,為什麼不為我考慮一下,她說「這件事聽我的,讓他們過來住幾年再說」。
我在絕望中哭了,徹底地深深地感到媽媽內心沒有過我的印記,他們一家一個姓氏,如此團結,一個願給一個想要,而我像一個外姓的外人,只是掛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女兒名號,攔在他們一家繼承財產的路上……
以後回家我怎樣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