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30日訊)隨著下個月落實公共服務交通(PSV)執照措施,柔佛州新山區超過3000名電召車司機掀離職潮,計劃另謀出路。
從事電子召車司機3年余的50歲羅少榮向媒體指出,新山區約有1萬名電召車司機,其中4000名司機有加入「新山區電召車司機拯救隊」的微信群組,而他是群組負責人,也是群組組員俗稱的「大師兄」。
羅少榮說,群組裡有40%是全職電召車司機,60%為兼職司機。
他說,這陣子群組裡的同業紛紛表態載客生意難做,尤其面對上述新措施的到來,電召車司機必須申請公共服務交通執照,至少要耗費1000至1200令吉,包括申請執照的開銷、買滅火器和緊急醫藥箱放在車上備用、汽車保養維修費、把轎車送往電腦驗車中心檢驗費,以及把轎車的車卡轉換為「商用車」等費用,而這些程序須在7月12日之前完成。
他向記者分析各項開銷,其中申請公共服務交通執照需繳付200令吉,同時必須出席6小時的培訓課程;保險約228令吉、電腦驗車中心70令吉、滅火器數十令吉、醫藥箱數十令吉,以及驗車前維修費包括更換輪胎、剎車片、換引擎油及輪胎四輪定位等至少花費400令吉,而這些費用還未包括車輛轉換成商用車的手續費用,以及司機耗時間上課和考試減少的收入。
「不僅司機要自費處理執照事宜,一些新車若改為商用車,車價隨時可能會大跌,導致群組裡60%全職、80%至90%兼職的電召車司機選擇辭職不幹。」
收入甚至不如保安員
羅少榮指出,全職的電召車司機若一天工作16小時以上,可以拼到一天200至250令吉的收入,但這筆數額尚未扣除電召車商的抽傭、添油開銷、汽車維修費及司機本身的三餐,收入所剩無幾,有時收入甚至比保安人員的薪酬還要低,如今要自掏腰包申請執照,的確相當為難。
他補充說,兼職的電召車司機主要是賺取一些外快,但接下來的申請程序會變得繁雜,預計大部分兼職司機會選擇放棄,另謀出路。
羅少榮今日在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議員林吉祥的代表黃祥鑾陪同下,為一名女電召車司機遭不公平待遇召開記者會後,向媒體發表談話。
羅少榮透露,一年前因一名電召車女司機遭乘客洗劫事件,電召車司機自發性在微信設立「新山區電召車司機拯救隊」群組,全職及兼職的電召車司機隨後加入群組互相幫忙,而他則成了群組管理人。
他指出,目前共有10個群組,每個群組平均500人左右,不過隨著推行公共服務交通執照措施,群組裡4000名司機紛紛表達不滿,預計會離職。
他說,7月12日後,他將重新整頓群組,把離職的電召車司機刪除,計劃成立非政府組織,以捍衛電召車司機的權益。
鄭美靜(前排右二起)在黃祥鑾、羅少榮及陳家豪(右)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陳述無故遭乘客誣衊,被暫停電召車載客服務。
莫名被指圖搶劫遭對付
女司機向電召車商討公道
29歲鄭美靜從事網賣生意,直到本月14日,她成功申請當電召車司機,但才開車3天就疑遭乘客莫名指控試圖搶劫,遭電召車商紀律對付,被迫暫停使用司機載客手機應用程式。
「最莫名其妙的是,乘客在沒有報案的情況下,電召車商終止我的服務,更要求我報警備案,但我是被冤枉和汙衊的。」
電子錢包額外增700元
她認為,電召車商在處理此事有所不妥,因此她把事件上載到社交網絡,電召車商獲知消息後,聯絡她並重新恢復司機的工作,後來不知為何她的司機電子錢包里就額外增加700令吉。
她坦言,經過多番的了解後,她發現投訴者是一名女乘客,事發時,對方在小巷裡等候,她算是新手上路,地點不符,就在附近找了一陣子,遲到一分鐘,乘客上車後,她向對方致歉,對方也以安慰語氣告訴她「沒關係,之前的司機也是找不到這個小巷。」
她就把對方從大學城商業區載到住宅區,約6至7分鐘的車程,收費5令吉,結果本月19日當天對方就舉報她試圖搶劫乘客,導致她莫名地飽受委屈,馬上被禁止服務,而電召車商也要求她報案。
「搶劫乘客是刑事罪,可大可小,電召車商還沒有搞清楚乘客的投訴或報案情況,就把罪名冠在司機身上,有欠公平。」
羅少榮稱約有4000名電召車司機加入「新山區電召車司機拯救隊」。
「事到如今電召車商不曾致歉,而那位乘客依然使用電召車服務,不曾報警。」
她不滿電召車商的處理方式,也希望對方能收回橫空匯入她電子錢包的700令吉,還她一個公道,她不排除找律師諮詢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另一方面,黃祥鑾也在記者會上撥電給有關電召車商柔州負責人,惟對方聲稱此事已交由公關部處理,今天星期六總部休假,暫時未能回復。
今天也有部分電召車司機向媒體申訴,乘客不用真名登記,曾發生接錯名字相同乘客的烏龍事件,慘遭被投訴停止載客約1個星期,必須進行在職培訓才能重新投入職場,一些女性司機看見乘客名字如「殺手」都會感到不安,擔心自身安全,希望乘客也必須註冊真實姓名。
出席者包括依斯干達公主城國會選區助理陳家豪。
電召車商以乘客為先
司機遭投訴卻無法反駁
羅少榮指出,許多電召車司機遭乘客投訴卻無法反駁,投訴無門,電召車商往往以乘客為先,先暫停司機一切載客服務,對駕車討生活的司機而言如同「判死刑」頓時沒有收入。
他說,有些司機需要租用轎車,每周需要支付400令吉租金,還要養妻活兒,若遭乘客無理取鬧的投訴、無故取消訂車服務、惡作劇或只給一顆星的評價,司機不僅無限期暫停載客服務,甚至還要回去上課受訓。
他認為,電召車商應檢討司機的待遇和處事系統,也呼籲陸路公共運輸機構(APAD)在管制電召車的同時,應介入乘客與司機的糾紛,調查事件的真相保障司機的權益。
雪隆小型旅遊巴士:新措施增成本
打擊小旅巴司機生計
雪隆小型旅遊巴士指公共服務交通執照措施不公,認為這將嚴重打擊小型旅巴司機的生計。
該會今日發文告說,在新的電子召車服務指南下,電子召車司機被允許接載送4至11名乘客,反之小型旅遊巴士載客超過7人時就必須雇用導遊。
這除了增加小型旅遊巴士業者的成本,也變相增加旅客的負擔。
如此一來,某些司機會為了應付更大的遊客群更換更大輛的休旅車載送遊客前往旅遊景點,如Hyundai Starex,這必嚴重打擊小型旅遊巴士的生意。
「雪隆小型旅遊巴士公會體諒交通部為了幫助德士司機,而推出公共服務交通執照措施,但也不應忽略小型旅遊巴士司機的所面對的問題。
「雪隆小型旅遊巴士公會懇求旅遊部能正視司機們所面對的問題,並會在短時間內呈交備忘錄反映公會意見。」
該會也希望旅遊部、交通部等相關部門能在短時間內召開會議聆聽不同業者的心聲,在存有大量不確定因素下,暫緩實行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