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記得11年前的「汶川地震」,在地面交通陷入癱瘓之時,一架架直升機為災區搭起了生命的橋樑。當中除了勤勤懇懇的「黑鷹」和「米-171」外,還有為疏通「堰塞湖」而努力的米-26「光環」,不過這是向俄羅斯「租」的。
自「汶川地震」之後,中國直升機工業開始受到大眾的普遍關注。特別是「重型直升機」,更是各界的焦點。那麼今天,我們就聊幾句"重型直升機」。
說起來,中國直升機發展的起步並不算太晚。但礙於早年間工業基礎、經濟實力薄弱,有限的資源只能優先投向一些「重要領域」,如戰鬥機研發。所以在國產新型戰鬥機充滿自信的翱翔天際時,中國直升機卻仍有些力不從心。
中國直升機發展大致從仿製米-4的直-5開始,當中三哥還扮演了「運輸大隊長」。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我國直升機領域的短板暴露無遺。撲在前線的是進口的「黑鷹」和「米-17」系列,更重的活兒則是租來的俄羅斯米-26幫忙完成。此後,我們對「重型直升機」的期盼,甚至可以用望眼欲穿來形容。好在多年的努力之後,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中,「黑鷹」的表現相當搶眼
根據「新華網」的消息來看,中俄先進重型直升機(HAL)的製造合同將在最近簽署,計劃生產200架左右。雖然在發動機的選型問題上存在些分歧,但最終決定權仍在中國手中。
展覽上出現的HAL模型
整體來看,AHL各方面性能都與美軍現役的CH53K「種馬王」十分相似。預計最大起飛重量38噸,艙內載荷10噸,外掛載荷15噸,一次可以運送兩輛現役的傘兵戰車。發動機採用烏克蘭D-136系列渦軸發動機(與米-26發動機同系),也有可能是俄制的PD-12V)。在這顆大心臟的帶動下,AHL的實用升限可達5700米,完全能保證它在雪域高原上自由穿梭。
米-26上的兩台發動機:其實分歧也說不上嚴重,無非就是用他們兄弟兩誰的發動機(如果他們還算兄弟)
與殲-20、運-20時的歡天喜地不同,AHL的消息並沒有引發太多人關注。但這不意味它不重要,因為現代軍隊十分考驗兵力投送水平。而先進的直升機是兵力投送環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畢竟不能把人員和裝備送到機場就了事,到前線的任務也需要有人承擔。
這種姿勢,除了直升機誰能擺的出來?
馬島戰爭時期英軍就曾用大量直升機負責運輸軍隊、火炮和防空飛彈,迅速建立起一個穩定的灘頭陣地,給阿根廷陸軍帶來巨大的威脅。阿根廷空軍也受困於英軍的防空飛彈而無法給英軍登陸帶來麻煩。此外英國直升機還運來了源源不斷的後勤補給,可以說是直升機保證了英國人的勝利。
「海鷂」和「威塞克斯」都是馬島戰爭中的福將
在認識到這一點後,中國選擇了「合作研發」的穩妥路線推進重型直升機之路。畢竟,在自己的技術尚不完全成熟的階段,在短板如發動機等領域學習下國外經驗並無什麼不妥。更何況學習的對象是如今破敗不堪,但曾經卻創造了世界最大直升機「米-26」的蘇聯的繼承者俄/烏。
弔客機
至於未來的道路,我們不言自明,兔子的眼睛你懂得。等到先進重型直升機入役,陸航將暢通無阻地翱翔在青藏高原。海軍的戰艦上也將為它留下位置,HAL和直-20、直-9的相互配合,必會在海島灘頭組成一把斬妖除魔的利劍。那一天只需我們拭目以待。
兔子:我就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