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N3月29日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美國月度貿易逆差降至511億美元,較去年12月下降了88億美元,降幅14.6%。其中,美國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貿易逆差下降14%,略低於整體降幅。美國貿易逆差下降,看似是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則是複雜因素共同決定的結果。美國貿易逆差下降並不代表特朗普貿易政策取得了成功,更像是更大風暴前的平靜而已。
分析美國貿易逆差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由於特朗普曾經在2018年下半年威脅對2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加之聖誕前的購物潮,2018年第4季度,美國貿易商掀起了一波搶進口狂潮,直接推高了2018年12月的貿易逆差數據。2019年1月比2018年12月的逆差數據出現明顯下降是非常正常的。美國1月份的出口數據也很能說明問題,1月份美國1月出口金額僅上漲0.9%,貿易逆差大幅下降主要是進口萎縮導致的。
二是頁岩油革命使美國從石油凈進口國轉變成為石油凈出口國,而且石油出口數量還在不斷擴大,1月份美國石油進口下降14億美元,而出口數量還有所增加。同時,2019年1月,國際油價漲幅接近15%。量價齊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美國的貿易數據。
三是特殊的大宗交易改善了美國的貿易逆差數據。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1月份,我國向美國購買了12億美元的大豆,比2018年12月,增加了9億美元。僅此一項就占到美國當月縮小貿易逆差總規模的10.2%。難怪1季度即將結束,特朗普又要求加購美國大豆150萬噸,這樣美國此後公布第一季度貿易數據時又會好看一些。
美國政府之所以選擇近日公布1月份貿易數據,最主要的原因是要對沖前期公布的疲弱的美國2018年經濟數據。2018年第四季度美國零售、貿易、房屋開工等一系列數據都非常疲弱,經濟增長率為2.2%,比市場預期低了0.4個百分點,比第3季度低了0.7個百分點。大規模減稅政策催生的經濟增速高峰可能已經過去,特朗普必須尋求通過新的刺激手段,推升美國經濟。
特朗普改造國際貿易體系,從貿易夥伴手中榨取利益,當然也是他解決推升美國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特朗普對國際貿易體系的改造,已經全面展開。先是對全球貿易夥伴向美國出口的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隨後又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目前美國與最大貿易夥伴的談判也取得了積極進展,2019年下半年美國還有可能繼續動手,解決與歐盟和日本的貿易問題。雖然美國的動作很快,但是效果並不一定很好。
首先,特朗普加征關稅的措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直接的損害。以美國對鋼鋁產品徵收關稅為例,雖然美國的鋼鐵行業和鋁冶煉業的利潤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這一部分利潤又被迅速轉移到美國使用鋼鐵和鋁的下游產業身上,而下游產業要麼把成本進一步轉移到消費者身上,要麼就只能夠縮減自己的利潤。需要使用鋁製造易拉罐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就被迫在2018年提高了售價。可以說,特朗普不是在對國外產品徵收關稅,而是在向本國的企業和消費者加稅。
第二,特朗普人為改變市場格局,勢必會降低市場配置的效率。特朗普希望通過加征關稅的方式,促進位造業向美國回歸,就是要有人為方式削減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但是當年製造業企業之所以選擇離開美國,主要是因為美國的運營成本太高影響了企業的利潤。在現階段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特朗普僅憑加征關稅的方式,改變市場自主形成的供需格局,肯定會導致市場效率大幅度下降。最終要麼是其他經濟體聯合起來,重新調整全球供需鏈條,要麼就是處於這一鏈條上的每個國家包括美國都受到損害。由於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2019年1月,世界銀行已經將2019年全球的經濟增長率從3%下調至2.9%,並明確指出,國際貿易緊張局勢仍然有加劇趨勢,對全球經濟增長影響明顯。
第三,美國經濟主要還是國內問題決定的,再強勢的貿易政策也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存在的問題。美國經濟存在雖然在大規模減稅政策的刺激下,出現了兩個季度的較高速度增長,但是刺激效應一減退,美國經濟的增速立馬下降。這說明美國經濟的固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像一柄鐵錘一般拖拽著美國經濟,不可能實現持續的、自主的增長。困擾美國經濟增長的問題很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有美國科技進步速度放緩,難以創造新的供給和新的需求;美國政府和企業的負債率過高,影響資本投入的持續擴大;非法移民數量眾多,但合格勞動力短缺等等。不從解決這些根本問題上想辦法,而是想著如何占貿易夥伴的便宜,也許能在短期對美國經濟進行刺激,但是從長遠看,只會把大家都拖入泥潭。
2018年12月,美國的貿易逆差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接近600億美元,而2018年美國全年貿易逆差達到6210億美元,比特朗普上任時增長了1000多億美元。特朗普的貿易戰繼續打下去,等他卸任時,美國的貿易逆差再增加1000億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
感謝閱讀,歡迎點評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