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腎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種微血管併發症。該病不僅會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還會演變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慶幸的是,該病變進程較緩,積極預防、及時治療可以避免悲劇。下面,「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
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害,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1)量變:出現了蛋白尿
腎臟像一台清除代謝廢物的過濾機。當體內血糖濃度過高時,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身體會刺激腎臟,讓其過濾更多的血液,好讓一部分血糖隨尿液排出體外。
不過,這就像是讓一個濾水器超強度工作,過濾效果會慢慢變差,像蛋白質這樣的有用物質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多數糖友在患病5年後,會出現運動後微量白蛋白尿的現象。10~15年後出現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15~25年後出現大量白蛋白尿,25年後進入腎功能衰竭期。
(2)質變:腎功能開始下降
腎臟過濾速度變慢,導致大量血糖堆積在腎臟血管中,造成血管損傷,腎功能下降。臨床上,如果腎小球的濾過率小於60,基本可以判斷為腎功能下降。
(1)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早期,腎臟會努力彌補喪失的功能,因此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所有的腎臟功能都衰竭。
因此,糖尿病人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很重要。檢查項目一般包括測量血壓、尿檢、血檢等。
(2)晚期階段有以下症狀
體液瀦留、腳部腫脹; 失眠; 血壓控制情況惡化; 蛋白尿、尿多; 食欲不振、噁心和嘔吐; 持續性瘙癢; 身體虛弱。
1.已經出現視力下降、視物不清等症狀
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都是高血糖長期損傷微小血管造成的併發症。
一般來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先於糖尿病腎病發生。
2.有下列風險因素
除了患病多年外,有以下風險因素的,也容易得糖尿病性腎病:吸菸、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病的糖友都更容易患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無法治癒。做好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1)控好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減輕腎臟負擔,延緩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
空腹血糖應該控制在4.4~7.0mmol/L之間,餐後兩小時血糖在6.0~10.0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內。
(2)控好血壓
血壓高的糖友降壓藥首選普利類或沙坦類。這兩種藥都可改善腎臟供血,延緩腎損害。
(3)控好血脂
高血脂會加重腎臟血管病變。糖友們應該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血脂,重點監測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標應該是在2.6mmol/L以下,如果合併冠心病,則應該控制在1.8mmol/L以下。
糖友們服用他汀藥物降血脂,可能會出現血糖失控的副作用,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控好尿酸
尿酸高的糖友,應該把尿酸降到360µmol/L以下,推薦使用非布司他、苯溴馬隆。
除此了上述4項指標外,病程多年的糖友,務必要定期檢查微量蛋白尿。2型糖友在確診後要立即篩查是否出現腎臟病變,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確診5年後篩查。篩查頻率為1年1次。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