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侍寢的時候,為何要要被太監扒光裹著被子抬進去??

@ 2019-03-26

這些年清宮劇的泛濫,除了粗製濫造外,許多劇情都偏離史實,胡編亂造之嫌,而有一幕在清宮劇中,我們常常能見到,那就是妃子侍寢時,妃子一絲不掛裹著被子被太監抬到皇帝寢宮的場景,當年《甄嬛傳》中就多次出現了這一幕,那麼問題來了,清朝的皇帝為何會有如此特殊的要求,一定要一絲不掛,裹著被子,被太監抬進去,難道就不能身穿美衣去見皇帝嗎?告訴你,還真不能——

...

清朝侍寢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並非皇帝想怎麼來就怎麼來,且限制很是嚴格,首先是翻牌子,被翻到牌子的妃子就會在寢宮中洗漱一番,什麼牛奶浴,什麼玫瑰浴,反正就是打扮的香噴噴的,然後時間一到,一絲不掛的裹上被子,由馱妃太監抬到皇帝的寢宮,然後皇帝開始臨幸,而這個也是有時間限制的,需遵循「不過三」的規矩,那就是當寵幸的時間一到,太監就會在殿外大聲喊道「到時間了」,如果皇帝意猶未盡,繼續臨幸,那麼太監就會繼續喊,如此反覆三次,皇帝就必須停下,然後由馱妃太監將妃子抬回去。

...

末代皇帝溥儀在晚年的回憶錄中,大致的記錄了一些宮廷秘事,除了上面嚴苛的祖制外,最終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安全。所謂的安全,指的是兩方面,一是皇帝的安全,汲取了歷朝歷代刺殺皇帝的教訓,為了防止妃子藉機攜帶匕首之類的進入皇帝的寢宮,危機皇帝的安全,清廷才制定了一絲不掛,裹著被子被寵幸的祖制。

...

二則安全,指的是皇帝的身體,馱妃太監將侍寢妃子抬來後,皇帝便可寵幸,一會,完畢後太監立馬抬走,保證了皇帝不會縱慾過度,樂不思蜀,將身體搞垮掉,這點上還是做的不錯,保證了皇帝有健康的體魄,清晰的腦袋,來處理繁雜的朝政。

...

在古代,最初皇帝的自稱是「寡人」,所謂的寡人,意思是孤家寡人,自古皇權第一,皇帝高高在上,掌握生死大權,多少人羨慕,多少人爭奪,但,在享受著這一切的同時,也承擔起了被人刺殺的危險,因此,為了安全,古代宮廷中,從細節入手,一一的掃清有可能存在的危險,看似風流無限,到處留情的皇帝,有時候也是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