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著」,很多人都覺得上了年紀睡不著是正常現象。所以當很多老年人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甚至通宵達旦睡不著等睡眠障礙時,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而事實上,失眠是一種病症,背後可能隱藏著一些更嚴重的健康問題!中醫治療失眠講求對患者進行全身的調理,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聽專家怎麼說
本期大醫生
湖北省中醫院
神誌病科主任醫師周曉寧
老年人為何容易失眠?
失眠症中醫稱為「不寐」,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稱為「不得臥」、「目不暝」。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老年人失眠,多是氣血虧虛、陰陽失調等所致。
失眠的診斷
失眠的診斷要符合兩個條件:
入睡難,中途醒,早醒,無熟睡感,這些臨床表現每週3次,持續1個月以上,且伴有日間社會功能受損。
排除軀體疾病、精神障礙以及藥物等原因所導致的繼發性失眠。
老年人失眠的危害
如果已經診斷為失眠的話還是要及時治療的,因為失眠的危害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大。
失眠尤其長期失眠可能會有這些危害:
1、引發抑鬱和焦慮
長期失眠,容易引發焦慮症、抑鬱症、躁狂症等各種精神疾病。
2、導致免疫力下降
3、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失眠可能通過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而影響心臟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易導致認知功能降低
長期失眠,易誘發老年癡呆等疾病。
朋友圈的「人體排毒時間表」是真的嗎?
說到睡眠和養生,「人體排毒時間表」 曾經刷爆朋友圈,晚上9點至11點要保證身體處於安靜狀態,這樣淋巴才能好好排毒;晚上11點至凌晨1點間一定要處於熟睡狀態,這樣肝臟才能排毒;還說依據是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那麼如果失眠的話,是不是會影響身體排毒呢?
週主任:這是對中醫子午流注理論的曲解,中醫上所說的「十二經絡」中的「經絡」指的是人體內的系統,而非具體的器官,比如肺經,是指包括肺在內的整個呼吸系統。
而且,中醫「十二經絡」中沒有淋巴,所以不存在「淋巴排毒」一說。其次,中醫的子午流注核心理論講的是天人合一,人應該如何順應自然來調理五臟六腑,所以中醫並不存在12時辰排毒一說,人體並不存在所謂的"排毒時間表"。
中老年最佳的睡眠時間
不同年齡段的最佳睡眠時間是不同的,隨著人體的衰老,機體的功能會隨之下降,導致老人需要的睡眠時間就會減少。老年人每天睡5—7小時基本是足夠了。
真實案例
「失眠擔心症」婆婆。60歲的婆婆說是失眠了30多年,每晚都睡不好,但是我們給她做了睡眠監測發現,她的有效睡眠達到了70%,比很多年輕人的睡眠質量都好。
事實就是人年紀大了睡眠質量和時長本來就會差一些,而她過分關注睡眠問題反而沒病想出了病來。
中醫如何治療失眠?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種,從中醫角度來看,有飲食不節,情志失常,思慮過度及病後、年邁體虛等因素,導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病位主要在心,與肝、脾、腎關係密切。治療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等分為:心療體療食療藥療。
中醫治失眠之心療
大多數失眠都是心思焦慮引發的失眠。
真實案例1:疑病症爹爹。五十多歲的爹爹還在上班,然後有一天,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同事突然一下心梗,就倒了,去世了。然後他也緊張起來了,也反覆去查心電圖啊,彩超,就是跟心臟相關的各類檢查都做了。然後做了以後呢,還不能打消他的疑慮,就是我們說的那種疑病症,然後他也就睡不著了。
真實案例2:「一把手」婆婆。60歲婆婆年輕時在單位是個乾部,現在退休了在家帶孫子也是把家裡所有事攬在手上。然後有一天孫子生病了,媳婦說了她一句,她就自己受不了了,反覆想,睡不著啦,連著3天沒睡不著後來來醫院了。
心療的方法:
首先是改變患者對睡眠的認知。樹立對睡眠積極、合理的觀點。《備急千金要方》說:凡眠,先臥心,後臥眼。
催眠療法: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例如:火車運行聲、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淅瀝聲音的磁帶,或音樂催眠音帶,有助睡眠,還可以此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中醫治失眠之體療
總的來說,女性失眠多因肝鬱,男性失眠多因腎虛,都可以用體療,也就是我們中醫的傳統功法:八段錦、太極等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推薦動作1:雙手托天理三焦
推薦動作2:五勞七傷往後瞧
中醫治失眠之家庭按摩法:
1、手部按摩法:常用勞宮穴、神門穴、內關穴。
2、百會穴點按法:用指尖在百會穴點按。
3、十指梳理法:以指代梳,指尖著力於頭皮,雙手同時進行,從前額開始呈扇狀自前向後推摩。
中醫治失眠之食療
中醫的「助眠三寶」
1、 核桃的分心木
分心木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自行煎煮服用。
2、 酸棗仁
酸棗仁可以安神,是中醫治療失眠的常用藥之一,可以代茶飲或者磨成粉服用。
3、百合小米蓮子粥
百合潤肺,養心安神,蓮子可以清心火,百合、小米、蓮子一起熬粥是治失眠不錯的食療方。
中醫治失眠之藥療
週主任:中醫治療失眠的藥療主要強調從患者的整體性出發,根據患者的體質分型來辨證施治。
中醫治療失眠的常用藥方
1、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適用於易怒、脾氣暴躁的肝膽火熾的失眠患者。
2、 溫膽湯加減治療
主治痰火擾心型的失眠患者。
3、歸脾丸加減治療
主治心脾兩虛型的失眠患者。
4、天王補心丹加減治療。
該藥方能夠有效調節患者心腎陰虧失眠等症狀。
中醫治失眠的特色療法——耳穴壓豆
中醫認為, 耳朵為整個人體的縮影,小小的耳廓分布著100多個穴位,反映全身各系統、器官的功能狀態,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反應,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這些反應點就是耳穴。
耳穴壓豆就是用膠布將王不留行籽準確的黏貼在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麻、脹、痛等刺激感應,適當刺激可疏通經絡,使人體內的陰陽保持平衡。
耳穴壓豆治療方法:
1、先局部常規消毒,然後取耳穴藥豆(王不留行籽),對準穴位敏感點貼敷。
2、患者每天自己用手指按壓所有穴位,每日3~5次,每次2分鐘左右,3~5 天更換一次,兩耳交替進行。如果貼耳帖處出現紅腫需要醫生進行處理。